让头脑被灵魂点燃——派博《思想的境界》译序

让头脑被灵魂点燃——派博《思想的境界》译序

我们必须用头脑,也必须知道用头脑也不够。反智背后是相对主义毒根,来自人不愿被真理掌管的欲望,如果不存在真理,我想干什么都行。人一切道德困境,在伊甸园和现代社会,都在于无法解答“何为善”,判断“何为善”的绝对标准,在相对主义氛围中失落了。

《境界》推荐阅读【书评】

文/李晋 马丽

上帝曾借一位敬虔的韩国裔师兄Paul,影响我认识真理。Paul当年是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中,最聪明又最谦卑柔和的人,也是那个系历史上罕见、四年就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平均年限是七年)。来自无神论背景的我,当时始终觉得像他这样优秀的一个头脑,怎么会相信有一位上帝?

我很认真地问他:要信的话,难道要放弃理性吗?他回答我说:上帝给人理性,是有理由的。这句话给我带来很大震撼,当我迈进信仰之门后,每每想起,仍然让我谦卑俯下身来,学习通过思考、默想和讨论来认识上帝、敬畏上帝。

“Do we have to give up our reasoning in order to believe?”

“There is a reason why God gives us reason. ”

派博写作《思想的境界》,其目的也是要激励基督徒使用自己的头脑来认识并荣耀上帝。作为一位牧师,他是带着极大的感情这样劝勉人的,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的:

“我恳请你,在关乎头脑和心灵、思考和感觉、理性和信心、神学和三一论、脑力劳动和爱的事工等事上,可以拒绝一些非此即彼的思考。我恳请你,把思考看作是一种必要的、由上帝所设立的命令,为的是要认识上帝。要把知识的油,浇在敬拜和服务世人的火焰上,思考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派博鼓励人成为爱思考的基督徒,鼓励基督徒养成阅读习惯,因为阅读就是思考的过程。上帝之所以把他的话记录在圣经中,要我们读并默想,正说明他的方法是让人用头脑阅读并思考他的真理,从而塑造人的生命和观念,带出荣神益人的行为。这也提醒人们调整自己读圣经的方式和态度。派博认为,一个基督徒的阅读能力和他的思考能力是成正比的。

头脑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是心灵的仆人。这就是说,头脑在服事人认识真理,而真理会点燃人心中的火焰。荣耀上帝所带来的喜悦,如果缺乏心灵觉醒之后对上帝是怎样的上帝有真切的认识来支撑,就只是一种空洞的情感主义。而头脑就是来完全这部分工作的。

派博指出,基督信仰之所以可以被知识分子接受,也能被文盲理解,奇妙之处就在于圣灵超然的工作,即使人不了解历史,也能通过福音内在的证据,对真理产生认信。上帝的光照和重生带出一种极大的改变,使心灵用另外一种方式认识现实。

他得出结论说,“我们必须用我们的头脑,也必须知道,用我们的头脑也是不够的。”

作为学者的派博,进一步深挖出了反智主义背后的毒根:相对主义的态度。为什么现代人普遍接受相对主义?原因在于,相对主义在知识上并没有力度,在道德上也不正直。它在感情上却让人满足,因为它好像保护到我的个人偏好免受外在评判。

今天基督徒中也有很多相对主义者,他们读圣经,也在口上宣称自己相信圣经,但在生活中却活得好像不存在对错、善恶的绝对标准一样。一个基督徒如果说,“信仰里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难道不让人惊讶吗?

人的一切道德困境,不论是在伊甸园中,还是现代社会,都在于无法解答“何为善”这个问题。判断“何为善”的绝对标准,在日益流行的相对主义氛围中失落了。

相对主义的种子是人那极深的、有罪的欲望,不愿被真理掌管的欲望。这种深植于人内心的反叛,可以用很多不同方式表现出来。

张三说:“上帝,我不会服从于你的标准。我会造出我自己的标准。”李四用一种更微妙、更普遍的反叛方式说:“上帝的标准并不存在。”或者说:“上帝的标准是不可认知的。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种普世标准作为我行为的判断标准,所以我是自由的,不受自己以外的任何权威所限制,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还有一类人,不关心真理,只关心自己的面子。

只上帝存在这一事实,就创造出真理的可能性。上帝是所有真理宣称的最高、终极标准。当相对主义说,不存在真理和谬误的普世标准时,它听起来像一个无神论者。

正如卡森在《宽容之不宽容》中所说,相对主义承诺的是自由,但却奴役了人们:它拒绝承认有罪和邪恶,不像圣经所宣告的,所以它永远不能有力地与罪和邪恶抗争,就这样将人们陷入罪和邪恶的奴役之中。

相对主义的另一个危险是,他会假扮成谦卑,实质上却极其骄傲。人们若不思考,很容易凭表象来判断一个人是否谦卑。派博说,当一个宽容所有观点、不参与争论的人出现时,要小心他也许是一个戴着谦卑面具其实却不相信有真理的相对主义者。

相对主义会故作谦卑地说:我们只是会死的人类,是不能认识到真理是什么的,甚至是不是存在任何普世真理,我们都不能知道。这听起来很谦卑,但仔细看看实际发生了什么,这听起来就像一个仆人在说:我不够聪明,不能知道这里哪个人是我的主人,或我是不是有一位主人。结果就是,他不用服从任何主人,可以做他自己的主人。

这就是相对主义者所做的:在宣称人太卑微以至于不能认识真理的时候,他们抬高了自己,作为至高的仲裁者来判定他们能思考、行为的。这不是谦卑,而是根植于人深层那种不愿服从于真理的欲望。它的名字是骄傲!

只有一种方法才能攻克我们里面的骄傲,那就是相信真理,让真理征服你,以至于让真理来掌管我们,而不是我们去试图操纵真理。相对主义给骄傲披上谦卑的外衣,在大街上游行。但是不要弄错了。相对主义只根据它自己自发的偏好来选择每次转身、每个步伐、每条街道,而不是服从于真理。

更值得警醒的是,派博锐利地指出:相对主义最终将引向极权主义。

这个方程式很简单:当相对主义足够强势的时候,每个人都开始做在他们眼中看为正确的事,而没有任何对真理的服从。

一个社会在这种氛围下必然开始崩溃。一个自由社会中,几乎每一种结构都依赖一种正直,也就是对真理的顺服。当相对主义的混乱到达一点时,人们会欢迎任何能带来近似秩序和安全的统治者。所以一位独裁者就顺应而生,用绝对的控制来压制乱象。讽刺的是,相对主义极爱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最终却会毁灭自由。

基督徒可以越有知识、越思考,反而变得越谦卑吗?派博认为,“没有恩典在人心中作工,知识(思考之果)让人自高自大。但是,有了这恩典,思考就敞开了谦卑知识之门。那知识能点燃他爱神、爱人的火焰。

如果我们在追求神的过程中远离严肃思考,那火最终都会熄灭。”虽然思考之路径有一定危险性,但是“在追求认识上帝、爱慕上帝的过程中,没有其他道路。就算满是险境,我们也必须走这一条路。

我们不能害怕到一个地步,认为这项工作是一种恶。《箴言》告诉我们要追求认识上帝,在他的话语中,在他所造的世界中,要像世人寻找金银那样寻求这知识。

反智主义倾向不仅存在于美国福音派基督徒中,更茁壮生长于长久浸泡在反智文化的中国基督徒群体中。派博指出,基督徒的思考、感觉和行动之间是存在张力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罪的缘故,也因为的确有一些圣经经文听起来似乎是说:知识很危险,容易让人骄傲;而另一些经文则要求人要反复思想,要得聪明,要尽意认识上帝。

with all our mind

派博指出,认真对待信仰的人会发现,这是两条并行不悖的命令,他说:“在通往理解的路上,思考是很重要的。但是理解也是来自上帝的恩赐。”尽意爱上帝的意思,就是用你全部头脑来珍藏上帝。

人能认识上帝,是因为他主动启示自己给人认识。上帝向哪些人显明,又向哪些人隐藏呢?耶稣说,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隐藏了,但向“婴孩”就显出来。这是不是否定人的智慧呢?

这种思维模式一直是反智主义的支柱之一,其实,“要成熟地认识上帝,需要的是成熟的思考”。耶稣并不是抬高婴孩幼稚的心智,贬低有知识的人,而是强调十字架的意义让人谦卑下来,认识到自己的无助和对上帝恩典的依赖,就像婴孩一样。

人之尊贵的复杂性(情感、理性、意志等多方面)和上帝之无限,使思考成为一项必须持续下去的、追求至善的行动。

(注:《思想的境界》 团结出版社,2012年12月出版,本文标题为《境界》 编者所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