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梦想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奥斯卡获奖影片《爱乐之城》说起

爱情和梦想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奥斯卡获奖影片《爱乐之城》说起

我们不断幻想着,只要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心灵伴侣,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伤痕就都会被医治。但当我们的期望和希望真的达到那个程度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情人、任何一个人,能承担起这个角色,或有那种资格和生命,因此最后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苦涩的幻灭。

《境界》独立出品【奥斯卡专题之一】

文| 文道

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2017年2月27日(北京时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成为最大赢家,获得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六项大奖。此前《爱乐之城》凭借14项提名,追平了奥斯卡史上最多提名的1950年的《彗星美人》和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除了奥斯卡奖以外,据不完全统计,该片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斩获132个奖项,并且打破了金球奖历史,七提七中。《时代周刊》、《滚石杂志》等众多媒体将其评选为“年度最佳影片”。

电影《爱乐之城》的导演正是拍摄《爆裂鼓手》的80后导演查泽雷(Damien Chazelle),电影讲述了艾玛·斯通(Emma Stone)饰演的女主角米娅白天在咖啡馆打零工,怀着明星梦到处试镜却四处碰壁。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饰演一个在餐厅演奏的落魄爵士钢琴家塞巴斯丁,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爵士乐俱乐部,拯救走向衰落的爵士乐。两个同样追求梦想的人在洛杉矶邂逅,然后坠入了一段浪漫的爱情,然而,最终没能在一起。

英文片名“La La Land”中的“La”代表洛杉矶(Losangelas),一座追梦之城。这部片子献给这座城市,也献给城市中的所有逐梦人。导演查泽雷说:“我希望这部影片能让全球观众都感同身受。尽管它以洛杉矶为背景,讲了一些追逐音乐或电影梦的人,而且还是个歌舞片,但我觉得它主要还是个爱情片,讲爱情如何改变、影响我们,让我们追寻自己的梦想。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愤怒、失望、分歧,我真心想做一部关于希望且充满希望的影片。”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关于爱情和梦想的电影,但电影中对爱情以及对梦想的诠释值得我们深思。

最真实的爱关乎决定和牺牲

电影中,米娅和塞巴斯丁是彼此相爱的,但因为追求各自的梦想,而双方最终做出了妥协,以致几年后,米娅与别人组建了家庭,而当初他们彼此说出“我会永远爱你”的誓言却烟消云散。当米娅和丈夫来到前男友塞巴斯丁开办的爵士俱乐部时,米娅幻想着和前任在一起,并且结婚生子的场景,这一幕,看似浪漫,但对基督徒来说,并不可取。

另外,《爱乐之城》因为缺少同性恋角色而被批评,因为洛杉矶有很多同性恋群体,但电影里却一个都没有。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不正确的爱,正充斥着我们的社会。尽管如此,但我们也看到在这个世代仍然有人持守着那份最真实的爱。

今年情人节,与《爱乐之城》同一天上映的电影《真爱无价》(Priceless),一个同样追求艺术梦想并荣获格莱美奖的基督徒音乐组合“国王与国家”(King&Country),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爱。

他们的电影《真爱无价》(Priceless)情人节在多个平台发布,乔尔扮演的史蒂文森证明骑士精神未死,为一名陷入人口贩子的女子奋战。对于这个32岁的澳大利亚歌手、演员而言,大量的人被《五十度黑》(2月10日在美国上映)这样的电影主题吸引,乔尔一点也不意外。

他指出,性和浪漫的爱情“对人而言是有着强大吸引力的组合”。“我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关注最不稳定的爱,充满情绪的、透过放纵激发爱的火花,我们必须用更平静,更真实,更深的爱予以回击,最真实的爱关乎决定和牺牲。”

乔尔指出,高科技的层出不穷,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和探索自己的幻想,超性感消息不断推送给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已经引发有关浪漫界限观念的改变。“当你体验这类亲密的事,这些意识形态、这些电影和这些音乐,将以某种方式重新塑造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将重塑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你看待女人的方式,和你生命中所珍惜的。”

倘若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导航,人很容易会陷入情欲的试探之中。经过三年的婚姻,乔尔仍从错误中学习,并与做创作歌手的妻子莫里亚·彼得斯(Moriah Peters)一起成长。虽然有许多困难,但能共同面对。乔尔认为,“男人心中有交战的两面。我相信在我们里面都有一个骑士,希望为每一个他所爱的女人而战,否定自己,风雨同舟,无论处境如何,富裕或是困厄,都要相爱到底,但我有时候担心,在现代背景下,我自己和别人里面那一面已经变得悄无声息。肉欲和好奇上升,几乎吞没了另一面。”

不过,乔尔和他的兄弟路加不关注社会上泛滥的性信息,而是挑战男人发展上帝所赐予的另一面。乔尔鼓励每一个男人,“在上帝的方式下找到自己,提升那一面,最骑士的那一面——对自己诚实,无论是色情,还是多看了两眼别的女人,或者是你的想法,要去争战,好的东西不会轻易得到,一切好的事物都值得你去争取,爱和承诺也不例外。”

追求成功是今天这个时代的毒药

当然,这部电影不仅仅关于爱情,更是关于梦想。影评人给出的最多赞誉是说《爱乐之城》是一封写给“洛杉矶的情书”。电影最后的旁白中也说道:献给那些爱做梦的人,哪怕他们看似愚蠢。

女主角艾玛·斯通(Emma Stone)在颁奖礼上说:“这部电影是为有梦想的人而拍的。”这也是处在洛杉矶的好莱坞最推崇的追梦模式,不管你的肤色背景,无论你从何而来,只要怀揣梦想,付出汗水,一定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在米娅即将拿到梦寐以求的试镜机会时,他们清晨坐在教堂前,米娅矛盾地问:“我们在哪儿?”塞巴斯丁说:“旧金山。”米娅说:“不,我是问,我们的关系到哪儿了,我们怎么办?”塞巴斯丁看着米娅的眼睛说:“你现在离你的梦想那么那么近,你需要没有一丝杂念,放下一切,去追逐你的人生。我们顺其自然。”米娅哭着说:“我会永远爱你。”

当他们不惜一切去追求梦想和成功的时候,爱情也只能退居其次了。我们不禁要问,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吗?有人说,追求梦想和成功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酒精,它会让我们上瘾。社会学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在其著作《漂泊的心灵》(The Homeless Mind)中指出,在传统的文化中,人的价值是以“荣誉”来衡量:当人尽到社会所赋予他的角色和责任——无论是公民、父亲、母亲、老师,还是总统,他就会得到荣誉。

但现代社会强调个人主义,人的价值在于“尊严”。尊严是指每个个人都有权利不受社会所赋予他的角色和类别的限制,而发展出他们的自我与认同。因此现代社会给个人极大的压力,他们要借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只做一个好公民和好家庭成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要赢,要爬到上层,要证明自己是最优秀的人之一。

这种对成功的注重,迫使很多年轻人在谋求工作上,付出了极重的代价。在2009年春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的校长海奇(Nathan Hatch)承认存在许多教育家多年来所见到的情况,那就是不成比例的青年学生想挤进财经、咨询、法律、医学等科系,为的是将来拥有高薪,并且拥有这些专业所带来的成就感。海奇说,学生这样做时并没有考虑更高层次的问题,即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他们选择专业时不会问:“什么样的工作可以使我们帮助别人过得更好?”而是问:“什么样的工作可以帮助我自己过得更好?”因此,他们对工作表现出极高度的挫折感,认为工作不能使人得到满足。

在国内何尝不是如此呢?孩子从小开始,父母和学校就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各样的事情上都能有出色的表现,从而联手创造了一个竞争的压力锅,家庭不再是人们所说的“无情世界里的避风港”,而成了培养渴望成功幼苗的苗圃。

爱情和梦想过度控制了人生

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多少人追求梦想背后的目的是为了金钱,人们被金钱蚕食,被金钱支配。2月25日,有中国第一网红之称的王瑞儿在微博发文称被家暴:右眼红肿、嘴角流血、浑身青紫。王瑞儿承认最初和对方在一起是贪图他有钱,三年来遭受了无休止的虐待和殴打。

当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钢铁公司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时,卡内基就成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之一。在他成功的早期,当他只有33岁时,他就严苛地衡量了自己的内心,在他的备忘录中他写道:人一定会有偶像——累积财富是最糟糕的偶像崇拜之一。没有任何的偶像比崇拜金钱更贬低人了。无论我从事什么,总是会做得过度,因此,我要留心选择自己的人生,必定是要最能提升品格的。这种一直不断梦想着照顾生意、用大部分的思想来盘算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赚到最多金钱的生活,一定会让我堕落,使我无法盼望得到永久的恢复。

金钱不能满足我们,那么爱情可以吗?即便王瑞儿暗示自己后来与男友在一起并不是为了钱,但他们之间的“爱情”并没能持续下去,“请你滚蛋,从此远离我的生活……如果再跟你在一起,我将万劫不复!”

年轻人对爱情再熟悉不过,但年轻人的爱情观却在悄然改变。稍微留意一下,不难发现,现在的流行歌曲,几乎都是和爱情有关的,甚至不少情歌扭曲了爱情的本质,他们把爱侣提升到了上帝的地位,好像生命的一切动力都是来自于爱情。就如提摩太凯勒牧师说,我们社会中的流行音乐和艺术呼吁我们要一直这样做下去,把我们心中对生命意义和超凡性的最深需要,寄托在爱情上。

我们不断幻想着,只要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心灵伴侣,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伤痕就都会被医治。但当我们的期望和希望真的达到那个程度时,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情人、任何一个人,能承担起这个角色,或有那种资格和生命,因此最后不可避免的结局,就是苦涩的幻灭。

爱情对于人的心灵和幻想有着巨大的能力,因此也会过度地控制我们的人生,所以要小心对爱情盲目的崇拜。鲁益师在著作《地狱来鸿》中就描写魔鬼督促其手下灌输人类“相爱”是“让婚姻幸福或圣洁的唯一配方”的错误观念。其实,爱情和梦想并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们得向比我们大的事物低头

作为世界财富500强顾问的基督徒克劳德说,关于一个人的生命,有一个问题凌驾于其他问题之上,并且事关紧要。这个问题是:“你是神,或不是?”

大多数人都能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说“当然,我不是神”,但如果我们留意他们在生活中的表现,我们不得不怀疑,他们活得好像自己就是神。他们活得好像自己才是宇宙的中心。他们用尽所有的力气来建造自己的小王国,这王国可能是家园、公司、人际关系或嗜好。这些人仿佛觉得所有事情都应该以他们为中心,灯塔应该挪移开。

他们觉得:我是宇宙的中心。这种情况如果发展到极致,就成为一种病态。“我们仅止于思想“必须去做”或“最好去做”,却把时间让给了生活和工作中压迫我们去做的紧急事务。我们太忙于做“必须做的事”,以至于没有时间成为“应该成为的人。”因为没有成为应该成为的人,结果到头来,我们永远都做不到自己本来应该做的事,我们过着颠倒的生活。

克劳德也认为,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生活的实际不像那些认为世界环绕他而转的人,他们知道这世上还有远远大过于他们的事物存在。他们的存在并不只是为了自己与个人兴趣,他们的存在最终是为了那些大过于他的事物。他们的生命是为了与这些超越的事物相称,参与其中并服务顺从,在大格局的图画中找到自己的角色。最终,他将会成为这幅画作中的一部分,找到远比只为自己活更大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存在在于那超越我们的事物。”

卡内基知道金钱是他心中的偶像,但他不知如何把这偶像连根拔出。偶像是没法拔出的,它只能被取代,它只能被那一位真正能满足我们的救主所取代。提摩太·凯乐牧师认为,“成功”这个偶像是赶不走的,它必须被别的来取代。我们要如何破除心中对盼望“做大事”的执着,不再以为如此我们的无能感就会被医治,生命才会有意义?

凯勒牧师说:“只有当我们看到耶稣,这位受苦的伟大仆人,为我们所做的事时,我们最终才会明白,上帝的救恩并不需要我们‘做大事’,因为耶稣已经做了,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再去做。因此我们只需要‘沐浴’就够了,耶稣已经为我们完成了一切,而且祂爱我们,因此我们知道自己的存在是有理由的。”

再也没有什么爱情,比神想方设法主动爱我们的爱更浪漫了;再也没有什么梦想,比遇见神更有价值了。神透过我们生命中的种种经历,带领我们与永恒的神相遇,享受与耶稣基督连接的生命。当我们人生的焦点转向神时,一切使我们得以活着的恩典便随之而来,并且是够用的。

因此,我们也会看见,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在神的爱之中,并以感恩的心活出从祂而来的爱,这便是最好的自己。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