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论断:走通那条从敌意到怜悯的路

不再论断:走通那条从敌意到怜悯的路

导读:我们从小到大心中积攒了种种挑剔、羞耻的信息,生命中未曾疗愈的创伤透过论断别人来释放,以论断喂养骄傲与自恋。但对外的论断,怎么也无法满足内心对恩典的渴求。对付论断最大的挑战,是每天如何藏在恩典里去回应而不是凭肉体做出即时的反应,告别敌意,操练怜恤。

《境界》独立出品推荐阅读与罪争胜】

文|泰利·谷巴(Terry D.Cooper)

播音|虹雨

当有人带着固执和偏见给人贴标签,或者说话透出非黑即白的粗暴态度,我能敏锐地察觉背后的论断,我反感这种狭隘和不近人情的做法。然而有时我指出别人的论断态度后,自己就会洋洋自得!我觉察不到,其实我对论断者苛刻的批评,让自己同样陷于论断的危险之中。

我曾花不少时间跟朋友抱怨别人如何尝试“控制”我:岂有此理!是谁赋予他们权利插手我的事、侵犯我的世界?然而,慢慢地我觉悟到,我花了太多时间回应那些人。他们不能接受我,我就生气。我不接受他们,要求他们跟我一样以“开放”的态度面对生命。我成了一个心胸狭隘地维护开放思想的人,希望大家宽容,因此无法宽容别人的不宽容!我想要控制别人可怕的操控倾向!我痛苦地发现,原来自己跟他们一样,也许说话内容和态度有所不同,但思考模式却没有两样。

我这才明白论断的狡猾。要有效对付论断,首先要明白它是何等棘手和难于觉察。过往我只在自己不喜欢的观点中察觉到论断的痕迹,现在我却要将自己的思想放在显微镜下。当我们以为自己的观点不带任何论断、完全客观中立、自我感觉良好时,也许就是重新检视自己的时候了。也许表面上我们应对得体,私下却毫不保留地咒骂别人“愚蠢”或“疯子”。

健康的批判与论断的区别

我在一个聚会上无意中听到一段对话:比利告诉伯特,一个他认识的女孩被强暴了,他感到愤怒和震惊,“真希望快点抓到那个禽兽!”伯特说:“你并不了解犯案者的背景,也许他也曾被性侵,又或者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你不应该随便论断人。”“不要随便论断?!难道你认为那家伙做得对吗?”比利大叫。伯特回答:“这轮不到我来判定。谁没有罪就可以扔出手中的石头!其实我们都没有这个资格。”

以上这段对话,完全混淆了判断和论断。伯特拒绝批评罪犯伤害别人的行为,他把伦理判断跟论断混为一谈。犯罪者本身的存在价值并不因罪行而被抹杀,但性犯罪必须制裁,对此保持“中立”、拒绝批判,是罔顾受害者的痛苦,忽略罪行的道德结果。

有人为了“不论断”,坚持不批判任何人和事,这既不道德也不属灵,反而是冷血无情。一个没有人懂得做出判断的世界,是一个没有信念、原则和伦理关怀的世界,只会造成伦理价值的真空。基督徒不可能空谈美好生活而不理会破坏美好生活的事情,任由恶行对人造成身心灵的创伤。

健康的批判依然会关心别人,论断者只关注自己能否在争辩中胜出,哪管自己的言论到底伤害还是造就人。他们对所批评的人漠不关心,缺乏基本的同理心。同理心是指站在别人的位置,从对方角度去了解其生命的一种能力。

健康的批判者明白,容让不同意见者发言并不代表认同对方的看法。论断者却害怕听取别人的意见,甚至迷信地认为,就算随便听听也会受对方观点的影响,顽固地坚持一些宗教及道德观念,甚至失去了让人把话说完的基本礼貌。

健康的批判者明白自己的限制,不会因而感到羞愧或自卑;即使不能绝对肯定自己的观点,即使有些问题不能百分百弄清楚,我们仍能有自己的信念,获得内心的平安;没有确实的证据,不轻易怀疑别人行为背后的动机。而论断者因着思想上的傲慢,拒绝承认自己的观点会有限制;假如自己的观念受到挑战,便以敌意回应;声称自己能看透别人的心思,掌握别人的动机。

论断包含两种优越感。第一种是道德优越感,这也是耶稣在《马太福音》七章一节教导人“不要论断”时所指出的,论断别人时,我们往往会忘记自己的缺点、错失和限制,只有走下看台,参与其中,才会发现现实要复杂得多。第二种是一种深层的智力优越感,这种傲慢的错觉让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的人生,包括其中的诸多变数;其实我们对别人的生命仅仅一知半解,或许我们可以明确判断别人的某些行为,但一定没有足够的智慧去裁决别人的人生。

耶稣严厉提醒我们不可随便论断人,其中一个可能的理由是,论断让我们坐在神的位置上,把自己的观点神化,忘掉了自身的限制,自以为可以立在高处肆意对别人做出“终极评估”。

以论断喂养骄傲与自恋

当我们对别人的“可怕”行为感到震惊时,就忘了自己脑袋里那些破坏性的念头;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糟糕透顶的表现时,就忘了自己曾经的荒唐。别人的言行常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好像自己从不这样。论断让我们与自己的阴暗面隔绝。

对别人的论断,反映我们自己缺乏恩典与温柔的接纳。我们害怕亮起手电筒去照亮内心,对心中隐藏的欲望、潜意识中的动机和行恶的倾向,一无所知。事实上,我们都害怕探索自己,因为我们不希望把论断的指头指向自己;我们连对自己都没有足够的恩典与接纳。

论断使我们透过贬抑别人、量度别人,让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喂养心中的骄傲。借着拆毁别人,无意中抬高自己;借着比较,我们认为自己永不会堕落到那种地步,对自己的品格和灵命产生一种安全感。

在傲慢底下,其实是一个脆弱不堪、一戳即破的自我,可能隐藏着低落的自尊。谦虚的人明白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我接纳,是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自己被上帝无条件地接纳。自信的谦虚懂得肯定别人的才能和成就,不怕赞赏别人;傲慢不安的人则妒忌别人的能力,动辄攻击别人以使自己好过点。

自恋是一种不断渴望得到别人爱慕和赞赏的心理倾向,自恋者过分关注自我,以为自己是完美的典型,与人接触时老找别人的碴,因此自恋与论断常被相提并论。

自恋者并不需要关系,只要镜子;不要互惠互利的联系,只要观众。他们不会为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太完美,不可能犯错。他们也不会为拥有的东西感恩,因为他们认为一切都是应得的。真诚的感谢或道歉不可能出自他们的嘴巴,对比自己强的人他们常流露出恶意的妒忌。

这些表现常让我们宣告他们有罪,不愿再深入了解。其实自恋者的举止之下藏着深层的创伤,他们往往在成长阶段无法获得孩子应得的接纳和认可,缺乏肯定和关注,所以长大后仍然停滞在孩童阶段,以自恋方式表达对这些的渴求。

自恋者最需要别人无条件的接纳,让他们体会什么是恩典,才有机会摆脱过分自我关注的痛苦。如果我们一开始便指责他们,就会把他们推向更深层的自我防卫,引发他们的自恋式愤怒。

以论断释放内心的羞耻感

论断经常与病态的羞愧连在一起。要是我在电影院粗鲁地插队而事后感到羞愧,这是正常的,因为我忽视了别人的权利。病态的羞愧是对人的否定:我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是夸张而消极的自我控诉,它无法驱使我们改善自己的行为,只会发出嘲弄和责难。

被人论断时,我们很容易堕入羞愧的网罗之中;在论断别人时,我们通常会竭力羞辱他人以掩饰自己的羞愧。如果我们惯于严厉评批自己或常常感到很丢脸,我们往往会把同样的想法投射到上帝身上,以为上帝也会嫌弃我们,如同我们厌恶自己一样。在羞愧带来的自我责难中,我们无从理解恩典为何物。

或许我们不会痛打自己的身体,却会借着夸大的批评、指责,把自己的错失无限放大,以连珠炮式的言语对自己施以精神虐待。这些窃笑和尖刻的声音不断在内心鞭挞我们,时刻品评我们的短处。自我论断好比一个抗拒恩典、满怀敌意、贬损人格的内在敌人,躲在我们里面伏击我们,控诉我们,扭曲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它的任务就是破坏我们的自信心,将我们禁闭在各样限制当中。

我们从小到大心中接收、积存了种种负面、羞辱、挑剔的信息。即使生气的父母已经不在场,但我们已经接管了他们的岗位,学会了向自己发脾气,以更大声量一次次重播那些苛责自己的录音。我们表现出一派自我肯定和无可指摘的样子,仿佛先天有一种能力,在每次犯错时找到为自己免责的借口,同时也有一份锐利的能力去挑出别人的错误,就像我们依然站在父母面前为自己辩解,同时指出其他人的错企图逃避惩罚。

活在过度批评的威胁下,我们被推到外面的世界,在那里找茬。怪罪别人是我们逃避自我的主要方式,促使我们拒绝在情感上成长,拒绝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同时也消除了认识自我的可能性。越是责怪别人,我们就越沉溺在受害者的角色中。

论断荼毒我们的人际关系,暴风雪般的严苛指控把平等相处、换位思考、协商以及责任感一扫而空。表面上惯于论断的人强势霸道,其实他们里面很软弱。论断有着毒品一样的作用,是逃避面对内心世界的良方。当我们陶醉于他人的堕落行为时,注意力就被分散;当我们监察他人的行为,我们会因自己胜人一筹而情绪高涨,经历到肾上腺素提升所带来的亢奋;透过分析和嘲笑别人,转换自己的心情。但同时我们也越病越重,忘记自己缺乏什么、需要改变什么,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痛处。

长久以来,内心的深处对自我不足的怀疑、积压的羞耻感,必须透过论断别人来释放。其实,批评他人也是厌恶自己的一种表现。我们会把内心有关自己的负面感受转移到他人身上,把对自己的憎恶和不接纳投射到外部,于是他人就成为我们羞愧感的替罪羊。我们埋怨他们、指责他们,又惊讶他们怎么会这么差,只配得我们的羞辱。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对外的论断,怎么也无法满足我们内心对恩典的渴求。在神的恩典接纳中认清自己的错失,既不辩解推脱,也不定罪自己、背上羞耻的重担,我们才能得到释放,轻松自若地做人,将精力放到更有建设性的地方,而不必不惜代价去掩盖错误、维护自己虚假的自我形象。

论断来自对过去伤害的反应

论断是一种情绪化的推想,往往与过去一些不愉快或伤痛的经历有关。当别人的言行挑起这些回忆,便自然做出激烈反击。这些即时反应和断言往往都是在瞬间无意识发生的,凌驾了我们的理性思考。刹那间,我们要打一场与当下问题无关的旧仗,徘徊在过去生命中未曾疗愈的遗憾和创伤之中。

对付论断的最大挑战,就是每天学习如何回应(respond)而不是反应(react)。反应来自肉体的记忆,容易被仇敌投放的谎言欺骗、被自己过去的经历扭曲;回应则可以是理性和审慎的,可以被神的话浸泡,经过祷告和默想的过滤。

当我们感到受威胁,思想会倒退到一种较原始的反应方式,迅速判定对方是敌是友,以免因为行动迟缓而吃亏,好像自己被带回到弱肉强食、生命时刻受到威胁的丛林世界。问题恰恰在于,即使我们的生命没有受威胁,只是在情绪或心理上稍微受压,仍会近乎本能地启动这种应激模式。

当人感受到威胁,会集中关注自身的利益和安全,不断思量每件事对我们的影响。这种夸张的思考引起过量焦虑,间接驱使我们做出反应性的论断,以致产生以下偏见:我是对的,对方是邪恶的;我是受害者,对方是加害者;我们要先发制人,因为对方将要攻击我们。

当我们做反应时,很难保持冷静平和。当我们变得论断时,几乎完全被外界因素控制而不自知。也许我们感到被欺侮,启动了自卫机制,神经质地对着我们所要对抗的对象咆哮,对方的观点和存在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我们还以为自己在自由的批评、敬虔的护教。

藏在基督里,我的言行不会被人煽动,不会被别人的评语惹怒,我可以做出负责的回应,分享自己的经验时也不会忘记尊重别人,提醒自己不是别人生命的舵手。如果我只是做反应,便会一直想着如何强辩到底,数落对方,我不会理会别人的界限,只想设法操控、主导,迫使对方赞成我的观点。

当我做出回应,我不会否定自己当下的感受,只是不被它控制。假如我做出的是反应,强烈的感受会让我失控,影响我的待人接物,思想也会变得情绪化。最终,激动的情绪会使我失去理智,甚至行为过火。

当我做回应,我明白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角度和处事方法。我不害怕其他看法,也会留意别人的生命处境。相反,要是我做反应,我会要求别人想的和做的与我一样,以他们某一次行为或决定来定夺他们的为人。

假如我们希望减少论断,就必须对付自己的反应行为,强化回应的能力。我们只能倚靠上帝的恩典,用恩典去改变交往模式,才能自由地聆听、关怀,并贡献我们的意见。

怜悯人的必蒙怜悯

引领我们解决论断倾向的出路,是以怜恤待人,而不是用更多的批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主的扶持。没有一个人可以单靠自己做到完全的自我接纳,因为我们无法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恩典临到,首要的就是邀请我们承认自己的无能:我无法将自己从束缚中释放出来;并呼召我们开放心灵,接受那不求偿还、永不言弃的爱,唯一条件就是我们愿意相信这位深爱着我们的神。

我们的任务,不是要发狂似地做些什么,来证明这恩典是我们自己赚来并且应得的。反之,我们应该停下来,单单接受白白得来的恩典,让恩典推动我们走向感恩的人生。怜悯是可以向神求的,求神以怜悯充满我们里面。每当我们的心思不灵活、灵性和情绪成长停滞不前的时候,我们的论断倾向就最活跃。

耶稣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但律法却说:你们要遵守我的命令,我才会爱你。上帝的恩典给我们最可靠的保证,让我们面对自己最丑恶的一面时,依然肯定自己已被接纳。我们可以自由地找出自己的缺失,坦诚忏悔,不用担心内心的指控声音。我们必须有这份确信,不论发现了什么都知道自己已被主接纳。我们可以用喜乐和感恩的心回应这份神圣的接纳。

怜悯也是可以操练的。我们不一定一开始便能自然运用同理心,但却可以学习和操练。很多人以为同理心就是要跟别人有完全一样的感受,其实秘诀是去了解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要求自己有同样的感受。我们要穿上别人的鞋子,从他们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他们的世界。这并不等于我们完全赞同他们,而是让我们更深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我们立定心志,想批评别人之前就要多点了解对方,没搞清楚处境倒不如暂不批评,这肯定有所帮助。

坚持信念不一定要用好战的口吻和挑衅的态度,激进的言论只会妨碍别人聆听我们真正的意思。我们毋须以为,把人带到真理面前全都是我们一个人的责任。紧抱护教般的自大情结,会令我们与人交往时变得自我中心、紧张和虚伪。我们被呼召是为真理做见证,不是强迫人去看见真理。我们不能控制任何人,也不该有这种想法。这不是分享上帝信息的合宜方法。

让别人从我们身上看见恩典,是一件让人感到最光荣的事。我们有时可能会退步,像从前一样竖起满身的刺,冲口说出论断的话,但现在我们很快可以意识到论断的罪并且纠正。改变需要时间,但改变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充满神的应许,帮助我们以崭新的方式与人连结。

这段旅程最难行的,是从敌意走到怜悯的那一段。怜悯不是凭强烈意志就可以达到的,怜悯不是由我们创造的,也不能从灵魂挤压出来,更不是单凭实践就能获得的。怜悯是神的恩赐,同时可以在灵性操练学习自己去发现——当我们明白原来我们跟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而我们已经蒙了神的怜悯,我们就能在自己心中找到对他人的怜悯。

(本文摘编自《论断太多,判断太少?》泰利·谷巴Terry D.Cooper,2010年10月突破出版社,内容有删改,大小标题为《境界》所加)

片尾曲:盛晓玫《我多么需要有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