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休息会削弱我们的竞争优势。毕竟,兔子打盹乌龟才赢了比赛。教会有时也在继续制造忙碌的假象。如果我们经常承认自己不是基督,我们救世主般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减轻,也更容易放下掌控的心,学会相信那些与我们有关的事情即使不需要我们的手,也会向前推进。
《境界》独立出品【人在职场】
文 | 文道
播音 | 照升
近日,一部名为《我,到点下班》的日剧吸引了许多上班族粉丝。在上一轮关于“996工作制”的讨论热潮之后,剧中女主的那句“我不打算比现在更努力,我要准时下班”,戳中无数职场人士的心。
故事发生在日本一家业内排名第二的网页制作公司里,女主东山结衣在其中担任项目总监。刚毕业时就被签入大公司,周围人都夸她厉害,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当时工作多么艰辛。作为新人,她为了证明自己,一个月加100小时的班,持续了半年。最后她因过度疲劳,从楼梯上滚落,头部被撞失去意识。这段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为她敲响了警钟: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生命一旦失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我的努力到此为止”
病愈后的东山决定不再一心只有工作,而要享受生活。她每天18时准时下班,“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我的努力到此为止”。即使大家还在工作,也不成为她必须加班的理由。当部长劝她更努力、不要只顾自己时,她坚定地回答:绝不加班!一个同事因为加班导致过劳死,这更让东山坚决成为一个准时下班的异类。
东山的另一个同事三谷,则是日本职场角色的典型代表:从小到大都是从不请假的“全勤劳模”。她每天提前半个小时签到,赶末班地铁回家,无论台风还是地震从未请假。三谷自知天赋拼不过别人,只能在畸形的职场规则中进一步挤压自己,通过这么多年不间断的努力坐到了总监的职位。若不加班,她就没有安全感。
日本社会通常认可“越忙的人越有出息”。但就在本剧播出前不久的4月1日,日本明确规定企业加班时间一个月不得超过45小时,一年内不得超过360小时,否则将被处罚。之所以出此规定,是因为2017年,日本电通公司一名刚入职半年的24岁女孩自杀。女孩生前每月加班100个小时左右。她的自杀引发日本社会震动,还制定了“周五下午3点钟下班”的制度,鼓励企业在周末让员工提前下班,让年轻人有时间去约会。
迈克尔·劳德代尔(Michael Lauderdale)是德克萨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院长,他花了10年时间研究职业倦怠。由工作而来的疲惫使工作效率降到最低,从而使他们感到沮丧和绝望,随后他们转向某种形式的逃避,比如喝酒。劳德代尔建议,忙碌的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的某些部分来应对疲惫倦怠,甚至是一些简单的事情,比如换个发型。
但是这些做法并不能改变我们心里的疲惫。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技能,使我们能够管理我们的日常日程。我们可以不时地给自己放一天假。或者我们可以找个管家来帮助我们管理我们的生活,这些事情都不一定是坏事。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实际的好处。但它们不是解决方案。我们正遭受一种远比精疲力竭更糟糕的状况,这不是几天假期就能够提供的。
放下掌控,才能休息
我们生活在一个重视活动、成就的文化中。无论是在公司、学校还是家庭,忙碌是许多人的常态。对许多人来说,休息会让人感到焦虑,它浪费时间,使我们偏离目标,侵蚀我们的竞争优势。当我们休息时,我们就得退出比赛。毕竟,是兔子打盹的时候乌龟赢得了比赛。
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世界重视完美的出勤率,赞赏那些总是很忙的人。没有雇主会因为员工休了一个固定的假期而给他们发奖金。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社会中,竞争是一种美德,是成功的关键。正是这种动力使一个人有可能过上最好的生活。这蕴含着一种达尔文主义哲学,其信念是适者生存。我们要有野心,不停忙碌才会使我们接近成功。而这种观念一旦渗透到教会当中,就会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从神那里得到真正的安息,就会不断地竞争索取。
穆迪圣经研究所的约翰·凯斯勒(John Koessler)教授发现,许多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同样建立在一种“越忙越好”的假设上——“我们越爱基督,就越要为祂做更多的事。那些最热爱基督的人,无论是教会还是个人,都会做得最多。既然我们对基督的奉献摆上没有界限,我们的行为也就没有界限。无论我们现在在做什么,我们都应该做得更多。无论我们过去做了什么,都是不够的”。
这种“越忙越好”的教会导致人们被高度驱动。如果这个主日出席人数有所增加,那么下个主日应要进一步增加。如果事工已经扩大,那么还必须继续扩大。每年,教会都会推出新举措新活动,就像汽车公司推出新车型一样。新项目必须比以往更令人印象深刻。
这种影响促使教会产生许多律法主义的信徒,他们必须保持不断地活动才能维持自己的基督徒身份。凯斯勒写道:“每个星期领袖都会敦促会众更加努力。会众被告知他们必须从单纯的出席到全面参与教会服侍,他们是基督的手和脚。”
马太·赫特(Matthew Hirt)是北卡罗来纳州一间浸信会的牧师,他第一次到菲律宾访问的时候,发现午饭后的一个小时是指定的休息时间,什么工作也不能做,因为村里人都在休息。“刚开始几天,躺在阴凉的长椅上对我来说很痛苦。这是一天中最长的一小时。一想到我的家人、朋友和教会花了多少钱让我‘无所事事’一个小时,我就经常感到焦虑。”
教会领袖告诉我们,我们需要花时间读圣经、祷告,这些都没错,但是当有人告诉你,你需要花时间休息时,该怎么办呢?躺在床上与灵性健康有什么关系?“对一些人来说,完美的一天可能包括躺在吊床上,感受微风吹拂,放松身心。但一想到这就让我很焦虑,我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问题出在我没有相信神的智慧,没有把休息作为祂子民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上帝不希望我们不停地走。”
马太·赫特提醒我们:“我们看待工作和休息的视角是圣经,而不是我们的文化。真正的休息作为一种灵性操练,需要我们放下统治。它提醒我们,上帝就是上帝,而我们不是。它迫使我们依赖上帝和祂的供应。”
请务必记得:你不是基督
当我们意识到忙碌会让我们陷入试探的时候,可以看看耶稣的榜样。耶稣没有做所有的事,没有满足所有的需要。祂让人们排队等待治疗,他离开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去传道,他避开有需要的人群专心祈祷。我们看到耶稣的服事不是全天候的。
作为人子,祂并不是要接触世上的每个人。祂花了三十年的时间训练,只花了三年的时间在事奉上,祂并没有试图做所有的事情。然而,天父叫祂做的,祂都做了。耶稣虽然忙碌,但祂得到了深深的安息,就是依靠祂的父。
耶稣的确忙碌,《马可福音》提到耶稣最常用的一个词是“立刻”。三年来,耶稣各处奔走,几乎每天都在传道、治病、赶鬼。如果耶稣今天还活着,祂会收到比我们任何人都多的电子邮件和微信留言,祂会有无数讲演和会议的邀请。但祂不会对每个要求说“是”。耶稣很忙,但从不以一种使祂发狂、焦虑、易怒、骄傲、嫉妒或为小事分心的方式。耶稣知道哪些是祂优先要做的事情。
耶稣明白自己的使命,不受他人需要的驱使。虽然祂关心那些失丧和破碎的人,但祂并不为别人的赞许所驱使。耶稣被圣灵驱使,被上帝赋予的使命所驱使,祂没有让繁忙生活中的许多诱惑阻止自己完成使命。对祂来说,优先事项是在去十字架的路上,要四处传道、殷勤地祷告。
凯文·德扬牧师(Kevin DeYoung)说:“从不设定优先事项的人是不相信自己有限的人。我们不指望能买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钱是有限的。实际上时间比金钱更有限。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观察到的,不管需求有多高,时间的供应都不会增加。时间易逝而不能储存。因此,时间总是非常短缺。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无限的资源可以利用时,我们才会开始好好利用它。”我们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更明智地事奉,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事奉神。更最重要的是,宇宙不是由我来掌管的,这是基督的工作,没有人能做到。
教会要成为世上的光和盐,而不是继续制造忙碌的假象。教会必须能够提供在基督里面的安息。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份礼物。耶稣在《马太福音》11:28-30中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耶稣向所有疲惫和有重担的人发出这一邀请。耶稣是一个木匠,也是一个木匠的儿子。祂知道木头的重量,祂知道服事的艰辛。耶稣在雅各井旁坐下,因为祂在路上困乏。然而,祂在邀请中提到的“疲惫重担”,并非只是肉体的疲惫。“996”工作模式会使身体感到疲倦,但更有一种疲惫折磨着灵魂。
神并没有说祂把能力赐给那些总是成功的人,使他们更成功。主将祂的能力赐给那些说“我不能成为自己主宰的人,我救不了自己,我愿意把一切主权交给你”的人。当我们放手给神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我们的不安来换取主赐下的安息,用我们的软弱来换取主赐下的力量,用我们的徒劳来换取主赐下的意义。
休根伯格(Gordon Hugenberger)牧师在一次神学院毕业典礼讲道时,指着台下一群即将成为牧师的人说:“你可能是婚礼上的一份子,但你不是新郎。你不是弥赛亚,所以不要试图成为弥赛亚。除了使徒信经、比利时信条和威斯敏斯特信条外,请务必承认施洗约翰的信经:我不是基督。”
如果我们经常地承认自己不是基督,我们的救世主般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减轻,也更容易放手,不再掌控。当我们对神产生极大的信任时,我们就会安然躺卧。正如诗人所说:“我躺下睡觉,我醒着,耶和华都保佑我。”当我们休息的时候,我们就会从正常的活动中解脱出来,相信那些与我们有关的事情即使不需要我们的手,也会向前推进。这使休息成为一种信心的操练。
(本文参考了 John Koessler 《对休息的激进追求:摆脱生产力陷阱》、Kevin DeYoung《疯狂的忙碌》等资料,一并致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