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健康科学院院士确诊晚期癌症

当健康科学院院士确诊晚期癌症

导读:住院期间我发现人心面对癌症时都变软了,骄傲荡然无存;我抓住机会常为病人和护士祷告。有一次我问一位老人你信耶稣吗,她说信,还讲了自己两次濒临死亡靠祷告存活的故事。看似我在传福音,其实是神在激励我。信仰和医学并不矛盾,祷告是我们的本分,活好神赐给我的每一天。

《境界》独立出品【关键访谈】

口述| 全虎德 采访|木小易

播音、后期 | 柴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编者按】全虎德,1960年代生于黑龙江,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卡尔加里合作中心主任,连续三年被路透社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2021年8月确诊晚期肝内胆管癌。日前,全弟兄接受了《境界》记者的越洋采访。

医学和信仰并不矛盾

《境界》:2021年8月你被诊断为晚期(第四期)肝内胆管癌,医学上平均寿命仅6个月,但你已经存活近4年,作为医学教授,你如何胜过死亡的威胁?

全弟兄:我是在一次例行体检中确诊四期胆管癌的。这个病很特殊,前期没什么症状,一旦确诊,死亡率和被称为“癌症之王”的胰腺癌一样高。活是人的本能。顺境中大家可能不会思考如何活着,总觉得还有很多日子。得了癌症就好像判了刑,人最想知道的是还能活多久。

我还记得那天是8月23日,确诊后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两旁的豪车、豪宅,深深体会到耶稣的话:人若赚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回到家我看到一排排挂着的西服衬衫领带,我问自己还能再穿这些衣服吗?我多么渴望能用所有积蓄去换生命,但是不能。我只做了一个很简单的祷告:神啊我是你的儿子,今天得这个病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但我知道你是掌管生命的主。

面对癌症,经常有人说“每天要跟死亡争战”,我并不认同这个观念,因为人越恐惧死亡,越会跟它较劲儿,如果心里不害怕,就跟正常人一样生活;最关键的是内心对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多少。每天在恐惧中度过其实不是跟疾病争战,而是跟自己争战。如果抱着耶稣能得胜的信心,我们就不会被疾病和死亡所威胁。

面对癌症,人一般会经过几个阶段,先是恐慌、恐惧,有数据表示70%的癌症病人是被吓死的,情绪会影响身体机能。我儿子也是学医的,在老年病科做教授,他说请假陪我,要我写遗嘱,我告诉他不要恐慌。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我不会提前写遗嘱,神给我多少天我就好好活多少天。

然后是寻求办法阶段,这个阶段亲友的陪伴和支持极其重要。确诊第二天我们全家去饭店吃了大餐,我和家人分享了定睛仰望耶稣的决心,妻子勇敢面对的态度给我很多安慰。之后一位牧师用《约翰福音》11章3-4节为我祷告:“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这大大提升了我信靠耶稣战胜癌症的信心。每天早晨醒来我就感谢神赐的珍贵时刻,我把活着做为指标,不仅活好自己,还要影响身边的人。当我心里有了这样的动力,就觉得癌症算不得什么了。

从医学角度看,心脏停了、脑电波没了,表示机体死亡。但信仰让我们知道,人由身心灵组成,圣经说灵是永存的,总有一天身体复活后会和灵重新在一起。有了这层认识,我就更不恐惧了。

《境界》:你如何从注重数据、治疗手段、结果导向的医学思维,转向靠着信仰而活?对癌症病人来说,医学手段和从神而来的信心,哪个帮助更大?

全弟兄:医学和信仰并不矛盾。神创造的世界是有规律的,人不吃会饿,从高处跳下来易受伤,我们不能祷告神让我们慢慢掉下来。认识疾病也要遵守规律,这极其重要。我的身体实实在在得了病,需要考虑家族遗传、环境影响、饮食不健康等因素;疾病会按照病理发展,针对病症需要考虑如何治疗。医学和圣经不是对立的关系,医学让人更明白神所创造的人体构成,更准确认识疾病。信仰不能盲目,信仰使我们多一层灵性认识,疾病追到根上就是从魔鬼来的,是罪带来的咒诅,这是在看不见的层面上争战。很多人说只要祷告就好了,但神不是只做单一方面的工,祂是叫万事互相效力,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叫爱祂的人得益处。

当医生说我的生存期只有3-6个月,可以考虑临终关怀。我一边接受医院的治疗安排,同时也有信心得到医治。但信心需要学习和操练,有时单凭自己不行,这个过程中我得到很多来自家人和教会的帮助。2021年9月我第一次手术切掉一半的肝和胃,教会100多位弟兄姊妹日夜为我祷告。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果果,每天早晨为我祷告:“全爷爷快点好,阿们。”

同心祷告是神儿女一种了不起的力量共识。术后6小时我就能下地推着点滴架行走,3天后管子全部撤掉,连止痛药都不用了,第6天就顺利出院。出院后大家来我家做饭,送来许多好吃的。5个月后我重返教会讲台,向众人见证神的荣耀。各个方面的陪伴、关怀和支持让我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学会数算自己的日子。

以前我们教会较少讲到神的医治,术后我开始阅读这方面的书,收听讲座,请人为我做医治祷告,参加敬拜。神的话是良药,我每天都宣告自己已得医治,家里24小时播放圣经,墙上到处贴着经文,神的话语进入我的血液骨髓,成为我生命的动力。

我每天散步时祷告,无论下雪刮风也唱诗赞美耶稣,大声呼喊“耶和华求你医治我痊愈”。每当化疗药注射到血管,我就祷告主让药物只杀死癌细胞不破坏好细胞。化疗后我的头发没有脱落,没有任何恶心、呕吐、无力的症状,正常饮食、生活、工作。

当检查显示我体内已经没有肿瘤,我的家庭医生说这是神迹,是她行医多年唯一一次晚期肝癌病人活着回来见她。癌症讲究生存率,世界性三期临床追踪数据显示,和我类似的病人685人,最长的活了两年多。而我从确诊到现在已经近4年,生活质量也很高,真是感恩不尽。

那个黑洞就是地狱

《境界》:你作为家中的第三代基督徒,从小接受的却是唯物主义教育,是什么触动你最后决定受洗?

全弟兄:我从小就知道圣经,文革时家人也在唱诗读经,但我并不清楚这和我有什么关系。那时大家一心想考大学出国赚大钱,我也随大流。

1990年代我去英国伦敦大学读书,偶尔在一间韩国人教会里遇见一位权弟兄,每周五晚上请我去他家吃饭,当时我在英国九个月。我问他为什么对一个穷留学生这么好,他回答:“因为耶稣爱你”。因为他的爱心我开始每周日去教会。1993年我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读博士,第二年妻子和三岁的儿子也来了,我们每周日去聚会,但仍然只是把基督教当作一种理论。

耶稣爱世人,祝福信靠祂的人,但看看自己的生活状态,我很难接受。我的奖学金只够交房租和学费,其他一切费用都要靠打工赚。我晚上打工,妻子不会说英语,白天出去做体力活,每天回到家泪流不止,哭了整整6个月。家里穿的用的不是从垃圾箱捡来的,就是二手便宜货,日子过的“喝凉水都塞牙”。为什么耶稣不帮助我们解决困苦和挣扎?神跟我的生活似乎没什么关系。

1995年一个周六晚上,我们决定不再去教会,要靠自己挣更多钱,追求原来的梦想。我们做了最好的菜红焖肉来庆祝这个决定。第二天是主日,我早起坐在客厅沙发,突然感到内心极其空荡,像在一个无底洞一直往下坠。眼前越来越黑,我尽力想抓住什么,却什么也抓不住,一股从未有过的恐惧和绝望笼罩了我。我突然意识到,这是我心灵深处的恐惧,我没办法靠自己脱离。我赶紧叫上妻儿一起走进教会,那一刻感到无比的释放和平安。我开始渴慕认识耶稣,打那以后再没有离开教会。

回头想,那个黑洞就是地狱,是神把我从中救了出来。这次经历对我信主是非常大的转折,圣灵提醒我,生命不是走向耶稣就是滑向死亡。生活依然如旧,打工、钱不够花,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问题好像更多了,但我深知耶稣掌管一切。我们一家人一起操练认定耶稣,每早晨读经祷告,慢慢我发现家里的喜乐越来越多,买到便宜几分钱的菜、吃到红烧肉都会感谢耶稣,祂是喜乐的源泉。

1997年一个下午,我内心产生一个十分强烈的愿望:我要受洗,接受耶稣做我的生命之主!我根本无法压制这个想法,跑到教会跟牧师说“我要马上受洗”。牧师正准备下班,安排我下一批次受洗,我说“我受不了,不能等!”牧师后来特别为我安排了一次洗礼。神做工的时候人根本由不得自己。

受洗后,我才发现以前对罪认识不足,只觉得人和人比来比去,都不完美。只有神是完美的,跟祂比我就是不完美,自私、贪婪、嫉妒、自我中心,违背神、不遵守祂的规则就是罪。罪的毒钩是死,魔鬼偷窃杀害毁坏,引我们走向灭亡。人不把耶稣当回事,自然而然就在魔鬼的国度里。我向神认罪悔改,从此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走耶稣指引的路,得更丰盛的生命。

《境界》:你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世人难以获得的成就,此刻回顾过去,你对成功和卓越有什么新的思考?

全弟兄:生病后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但神从来没有说哪个工作是世上的事,哪个工作更属灵。2002年我去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当助理教授,是系里唯一的黑头发教授。系主任担心我能力不足,我也深知自己的有限,每天在祷告中向高山举目。后来我成为医学院终身教授,连续三年被路透社评选为世界顶尖学者之一,神看不见的手为我开辟各种道路推动我不断前进。当我获得移民终身成就奖时,面对600名各界名流、新闻媒体,我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把一切成就和荣耀归给耶稣。

我并不会因为生病就否定自己过去的成就。神给我这些成就的目的是要用我这个管道彰显祂的荣耀。有时基督徒说“这是世界上的事”是出于偏见,因为自己在这方面不行。无论做什么工作,既然做就要做出一个榜样,活出生命见证。是妈妈就当一个好妈妈,是医生就做一个好医生,一个清洁工同样可以带领身边的人认识耶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神一直希望我们成为所在环境的盐和光。不能因为是基督徒就可以在工作上糊弄,出去忙着传福音,这是没有见证的。

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成了”,和世界标准的成功是两个概念。耶稣的“成了”是指祂完成了神与人和好的救赎工作,只有耶稣能做成这样的事。人的“成了”比如考上大学、得到好工作,都是付出努力之后阶段性的成果。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可以像保罗一样坦然见主,这才是真的“成了”。

假如一个年轻人因为上大学、找工作遇到问题,他听到福音相信神会帮助他就信了,这样有错吗?我们都是这么信过来的。如果这就叫追求世上的事,为什么还为此祷告呢?这样的教导容易叫人变成两面人,一边说不要追求世界,一边又叫人为此祷告,所以现在年轻人不容易进到教会里。

有时我们低估了神,耶稣说祂来是要叫我们生命更丰盛。我们应该劝勉年轻人好好学习、好好工作,遇到困境向神祷告,学会仰望神、经历神、倚靠神,在各方面都成为卓越的人,吸引别人来信耶稣,这才是见证。生命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

我已经申请了天国的移民

《境界》:同样得了癌症,有人得医治有人没有被神医治,你对此如何看?如何在不同的结果中持守对神的信靠?

全弟兄:提姆·凯勒牧师得了胰腺癌,他在分享中提到,他也找人祷告求医治,在病中仍然讲道、写书,直到离世,这怎么解释?背后的原因谁都不知道。大家认为上好大学就有好工作,不上大学就没出息,结果未必如此。人容易按照逻辑来判断,但神有主权。基督徒需要认真地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疾病没得医治去见主面,对离世的人是坏事吗?

面对疾病,信仰没有提供统一标准要求大家照做,但祷告是每个弟兄姊妹的责任,我们尽好自己的本分,相信神有祂的计划和责任,这就足够了。当人的想法和神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要领受、顺服,完全相信神的掌权。每个人跟神的关系都是一对一的,神对个人有祂的安排和指令,最终祂要带来什么改变,谁都不知道。

病人很自然会期待医治,但我们的眼光不在于最后得不得医治。当疾病没按自己预想发展的时候,我们在永生的路上仍然有指望。信仰是放下自己的想法全心仰赖神、跟随神,让自己的生命为主所用,这相当重要。

(全弟兄术后在教会分享)

《境界》:癌症对你从医学教授到带癌传福音,如何理解神给的呼召和使命?你讲到给别人传福音要先改变自己,你在传福音过程中有哪些改变?现在对“福音”有了怎样更深入的理解?

全弟兄:我在学校里常常带学生信主,传福音已经30年了。从信主的那一刻起,每个人都有使命在身。在家好好做饭是传福音,发福音单张是传福音,支持别人宣教也是。先做好自己的本分,没有见证只说教的传福音不大起作用。

住院期间,我发现人心面对癌症的时候都变软了,一切骄傲荡然无存。因此治疗期间我常常向人分享我的信仰。每两小时我出去散步,一碰到病人就为他祷告,很奇妙,没有一个人拒绝。有一次我碰到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我问她你相信耶稣吗,她说信,还给我讲了她两次濒临死亡通过祷告活下来的故事。这大大激励了我,看似是我在传福音,其实是神用身边的人造就我。

我每次化疗需要2—4小时,我想不能光这么坐着,要叫别人看到我的喜乐。护士安排我进等待室,我一般都会笑着跟护士说:“今天有你做我的护士真是有福啊!”化疗久了,我的血管比较脆弱,有次一位新来的护士给我扎针,她担心不好扎,我就说:“我给你祷告,一定一次扎进去。”结果真的一针搞定,护士很高兴,我就很自然地分享福音。

化疗室的护士,我几乎都认识了,想了很多传福音的不同方法。化疗前护士会问我吃饭怎么样、药物反应怎么样,我说一切都不错。她就问有没有什么新消息,我回答:“我申请移民了。”她说:“你要回中国吗?”我说:“我已经申请了天国的移民,等耶稣来接我,等我到那里以后等你。”

我的性格里带着东北人的乐天派,走到哪里都能调整气氛。但面对癌症,真正的喜乐不是想有就一定有的。我相信神应许赐平安给我,就像孩子不知道妈妈带他去哪,但因为握着妈妈的手就觉得踏实。虽然不知道明天怎样,但神与我同在。人只有这样踏实了,才有真正的平安和喜乐出来。凡是公开场合我都会传讲神,随走随传,把喜乐带给周边的人。传福音不是坐在那里从头到尾讲耶稣,在日常生活中把福音活出来很重要。真正的幸福是满足并用好所拥有的,在普通生活中彰显神的荣耀,知道每天有神带领,这就够了。至于最后人能不能信主,结果交给神。

我见了不少临终病人,人总有一天要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生命问题:死后去哪儿?作为基督徒我们认识了耶稣,就要认真想想自己真的得救了吗,将来到了天堂的门口有把握吗?重要的是趁着还在地上的时候,我们能好好尽自己的本分,活出生命的见证;无论是死是活,我们都是主的人。

片尾曲:以斯拉《十字架的传达者》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