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戴夫是一名杰出的麻醉师,常在ICU与病人和家属们一起祷告。手术前,许多人因他的祷告而感动。另一些人把未来托付给上帝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安,心中的恐惧瞬间消散。还有一些人内心长期压抑的情感获得了释放的机会。他在ICU里看到,上帝以令人惊叹的方式保护着他的妻子。
《境界》独立出品【人物】
文 | 浩青
播音 | Jack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多年前,戴夫(Dave Walker)与一群美国外科医生、麻醉师一起前往中国中部,免费为那里的99名婴儿和儿童手术修复唇腭裂(俗称“兔唇”)。在后来的中国医疗宣教之旅中,一位70岁的老人最让戴夫感动。当戴夫问他为什么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做手术,老人转头看了看身旁满脸皱纹的老伴,回答说:“我想能好好亲一亲我的妻子。”
热衷于用自己的专业服事神的戴夫,也曾经历漫长的信仰苦旅。他曾是南非开普敦最著名的格罗特舒尔医院(Groote Schuur Hospital) 的一名麻醉师。这间医院也是全世界上第一间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医院,戴夫有幸作为手术团队的一员参与其中。
正当戴夫的事业蒸蒸日上时,意想不到的家庭变故袭来:他的哥哥因车祸离世,留下年轻的妻子艾莉卡和腹中三个月的孩子。“我沉浸在悲痛中。随后,这种感觉演变成对上帝的愤怒。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上帝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失去了安全感,上帝似乎只是冷眼旁观。”
哥哥的离世让戴夫远离信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快他就荣升为格罗特舒尔医院的顾问麻醉师,并肩负着指导医学生的重要职责,沉醉于被学生敬仰与簇拥的氛围之中。
我的工作真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吗?
然而,打击很快就再次临到。嫂子艾莉卡因流感感染后的剧烈运动引发了致命的并发症,在家中不幸离世,留下仅仅17个月大的女儿黛德丽。戴夫与妻子决定收养黛德丽。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亲人的接连离世如同一盆冷水,让戴夫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力,承认无法与上帝抗争。如果上帝真的关心我,我希望祂能指引我度过这段艰难时期。”戴夫虽然不知道如何与上帝沟通或祷告,但他发现每天上班途中经过的小教堂有一个早祷会。于是,他开始每天早晨参加祷告会。不久之后,他辞职前往英国牛津,为生活寻找新的方向。
在牛津短暂工作了一年后,回到南非的戴夫成为南非首个颅面外科中心的麻醉师。该中心主要治疗面部畸形严重的儿童。戴夫坦言:“麻醉过程复杂,但我乐于接受挑战。我们不向这些孩子收费,看到病人从被社会排斥的怪物变成可以被接纳的人,就是我们最大的回报。”
在这期间,戴夫在ICU重症监护室遇到了一个名叫皮特的酗酒患者,改变了他对医学的看法。皮特因醉酒引发车祸,造成肝脏和脾脏破裂,体内严重出血。经过医生们的全力抢救,熬过了黄疸和败血症的折磨,皮特最终康复出院了。戴夫回忆道:“皮特住院的每一天都是一场战斗。如果能救他,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然而,出院后的皮特不仅没有戒酒,反而变本加厉,并且抛弃了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这一切让戴夫感到失望:“我非常震惊,好像被背叛了一样。我花了那么多努力,但他的生活却一点变化也没有。我的工作真能影响人们的生活吗?我的人生真正目的是什么?我感到孤独,对一切产生一种奇怪的疏离感。我的工作似乎毫无意义。”
在低谷中,戴夫开始寻找一位与世事息息相关的神,“不是我之前以为的那种置身事外的超然存在。”他意识到,若没有一个能触及人心并从内心改变生活的力量,那么自己所做的一切便是肤浅和短暂的。
在一次主日聚会后,戴夫留下来,一对夫妇和他一起祷告,并建议他阅读圣经。那对夫妇说:“也许你没有让上帝介入并指引你的生活,因为你看起来很自给自足,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为什么不试着向祂寻求帮助呢?”戴夫恍然大悟,他开始读经祷告,祈求上帝在生活中帮助他。一天凌晨,戴夫做了一个梦,梦中充满了耶稣的同在,醒来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爱与平安。“我从凌晨4点一直祷告到天亮,与这位奇妙的神交谈,意识到祂一直在我身边帮助我、引导我。”
戴夫开始主动与病人分享上帝的爱。在ICU里,他经常与重症患者和家属一起祷告。“当我把注意力从自己和自己所能做的事情上,转移到充满爱和力量的上帝和祂所能做的事情上时,我的生活发生了令人兴奋的转变。我见证了祂的信实,祂回应了那些祂为之献出生命的人的祷告和信心。一夜之间,我看到生命得到改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治愈,而是与那位真实与我们同在的上帝相遇。”
从那以后,戴夫不仅成了一名优秀的麻醉师,更成为病人生命的引导者,用信仰为他们带来希望与力量。
我能做的就是代替你走过去
一天,3岁的泰莎和哥哥在车库玩耍,意外喝下致命的杀虫剂。当毒液进入泰莎的身体,首先攻击了她的心脏,导致心跳减缓,甚至停搏的危险。毒素还使她的肌肉抽搐,身体逐渐失去知觉,需要切除阑尾。就在手术即将进行时,戴夫心中突然涌起一个念头,“应该为泰莎祷告!”但他却选择压抑这个想法。“医生和护士们正忙着照顾她,如果我现在离开,还有时间回家吃午饭,然后再回来做阑尾切除手术。”然而,当他开车回家的途中,祷告的念头愈发强烈,最终戴夫决定返回医院。
回到ICU,戴夫发现情况并不适合他专心祷告。泰莎的母亲和姨妈正在激动地交谈,泰莎的状况更糟糕了。戴夫插话说:“我是基督徒,我可以为泰莎祷告,恳求上帝医治她吗?”母亲点头同意,并且崩溃地哭起来。戴夫在周围一片混乱中结结巴巴地说出一些医治的话。祷告结束后,他立即去为泰莎麻醉,准备进行手术。在阑尾手术过程中,他的思绪始终围绕着泰莎,感到一种未能好好祷告的遗憾。然而,他也因此感到一丝宽慰,因为他至少顺服了上帝的声音。
手术终于结束,戴夫来到ICU,门口的护士们迫不及待让他进去。当他走进病房,惊讶地看到泰莎坐在妈妈的腿上,人已经完全清醒,正在喝牛奶。戴夫这才知道就在他祷告后不久,泰莎的症状全部消失,身体恢复如常。三年后,戴夫在教会意外遇见泰莎的姨妈。她告诉他,泰莎自那时起就完全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
这次经历让戴夫明白:即便是内心的一丝念头,可能也是上帝的提示,需要我们敏感而顺服。此外,上帝并不看重祷告的形式。“上帝所寻找的是顺服。我常常在祷告中觉得自己言辞流畅,心想:‘这次祷告真有力量,上帝会回应我的祷告的!’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发生。”在祷告没有感觉的时刻,上帝依然能够以惊人的能力行事,泰莎的康复正是这样的见证。“病人不仅得到了身体上的治疗,而且认识到上帝的爱,这改变了他们生活的方式。他们学会了信任上帝,发现了神的信实和能力。这使他们能够有信心面对未来的试炼。”
戴夫意识到,上帝的医治并不总是通过消除疾病困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与人同在,陪伴我们经历痛苦。6岁的杰森因流感患上了严重的影响大脑的疾病瑞氏综合症。父母日夜守在他的床边,心中满是绝望。尽管戴夫没有参与杰森的临床治疗,但他每天至少两次经过杰森的病床。“从医学角度来说,我无法提供任何帮助,也不想打扰父母。然而,每次路过他们身边时,我的心都会被牵动。”
戴夫想起耶稣说过的话:“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他想到,如果主此刻在这里,一定会走到这位痛苦的父亲身边,触摸他的儿子。戴夫低声祷告道:“主耶稣啊,我知道如果你在这里,你会走过去,触摸那个孩子并治愈他。我能做的就是代替你走过去。”他走向那位疲惫不堪的父亲,对他说:“你可能不认识我,我是这里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基督徒。我了解你儿子的情况,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很乐意为他祷告。”对方点了点头,默默接受了戴夫的关心。
戴夫为杰森和他的父母祷告,求主赐予他们力量和安慰。然而,戏剧性的医治并没有出现,杰森不久便去世了。一年后,戴夫散步时遇到杰森的父亲,他们一家刚搬来附近。虽然只在ICU见过一面,但见面时这位父亲不停地感谢戴夫为杰森的祷告,语气充满感激:“你无法想象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在孩子临终时,我们仿佛将他放入耶稣的怀抱中,这让我们很受安慰。”尽管杰森没有被治愈,但戴夫的祷告让这位父亲明白自己和家人并没有被遗弃,因此受到极大的安慰。
在ICU里离世的人总是比好转出院的人多。戴夫知道他所关心的人虽然没有康复,但他用祷告和爱将许多患者和家属带到了主的面前。“即使我们看不到上帝在工作,祂仍在深刻影响着事情的发展。我们需要信任祂。特蕾莎修女说过:‘上帝并没有呼召我去追求成功,祂呼召我忠心于他。’我们的顺服为上帝的工作打开了大门,尽管我们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妻子是我在ICU里的最后一个病人
戴夫继续在ICU与病人和家属们一起祷告。在手术前夕,许多人因他的祷告而感动。另一些人把未来托付给上帝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安,心中的恐惧似乎瞬间消散。还有一些人获得了释放内心压抑情感的机会,这些情感原本被深埋,却在共同祷告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和医治。
期间,戴夫的妻子佩妮确诊乳腺癌,他陪妻子度过了手术、化疗的考验。六年之后,他们把家搬到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开始医疗宣教的服事。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半后,佩妮在一次例行体检中发现癌症复发,需要先化疗再放疗。
在阿布扎比住院期间,医院恰好更换保洁公司,新公司从斯里兰卡招募了一批保洁员。斯里兰卡女佣在当地被视为低下的群体。一位名叫莱蒂的保洁员走进佩妮的病房时受到佩妮热情的欢迎。莱蒂把这件事告诉了宿舍里的室友们,于是医院里十名斯里兰卡女佣在她们的茶歇时间聚集到佩妮的病房,成了每天的例行活动。尽管语言不太通,佩妮的热情感染了她们。佩妮给她们买了录音机,并用锡兰语播放福音信息。出院后,她还邀请这些女佣来家中聚会。戴夫则请教会里能说锡兰语的师母,组建圣经学习小组。随着时间的推移,戴夫的家逐渐变成了一间教会,斯里兰卡人教会如今已成为阿布扎比地区最大的斯里兰卡人教会之一。这一切都始于佩妮住院时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善意。
“虽然外表上她日渐消瘦,但内心却因一种发自内心的喜乐而焕然一新,这种喜乐感染了她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戴夫回忆妻子时说。不久,他们决定返回家乡开普敦。在佩妮64岁生日那天,家人为她安排了一场下午茶庆祝活动,地点选在开普敦的一家酒店。大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佩妮和三个女儿回忆往事,外孙们也加入了庆祝。尽管她已经需要吸氧,但那天她拒绝携带吸氧设备,尽情享受与家人的美好时光。没有人会相信,三个月后这位笑容满面的母亲就离世归主了。
返回南非后,戴夫已经停掉了在医院的大部分工作。作为医生,戴夫清楚地知道,上帝以令人惊叹的方式保护着妻子。“我最后一次目睹上帝在ICU中工作的经历,发生在我妻子重病期间。尽管癌细胞已经扩散,但她没有感到太多疼痛,这都是上帝的祝福。……她是我在ICU里的最后一个病人。上帝如此亲密地关心和安慰着我们。”
佩妮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已无法逆转后,不想过度治疗,让戴夫将她从ICU带回家。一天晚上,佩妮虚弱极了,连最基本的吞咽都很困难。戴夫知道妻子可能要离开了,于是凌晨四点他起来祷告,他感受到神的同在,他打开圣经,目光落在《诗篇》45篇13-14节,“公主身穿金线衣,无比华贵。她身披锦绣,由侍女伴随前来见王。”(当代译本)当天下午,佩妮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告别了这个世界。戴夫深知,上帝出于怜悯让他和妻子看到了真正的家——在耶稣面前的家。“我的公主穿着那件闪耀着上帝无条件的爱与喜悦的金线衣,以及通过耶稣的宝血获得的义袍,被引到我们天国的君王面前。”
一路走来,戴夫所经历的亲人和病人的苦难和死亡,让他明白:“苦难蕴藏着奥秘。上帝从未承诺会保护我们免受苦难,但祂应许与我们同行。许多经历过丧亲、逼迫、疾病的人知道,正是这些时刻让他们与上帝最亲近。如果你正在经历苦难,上帝并不会离你而去。往往,最美好的经历并不是摆脱苦难,而是上帝无所不在的能力和爱的同在。”
(本文参考了《God in the ICU》《Prayer, Medicine and Miracles》等书,以及Spoonful of Courage、Word Press等网络资源,一并致谢)
片尾曲:生命河灵粮堂《全然为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