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无需通过自我证明来拼命寻求安全感,也不会藐视更简单的工作,不会嫉妒更显赫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爱上帝和爱邻人的一种方式。唯有将每日的工作视为上帝分给我们的,让我们借此服侍他人,你这样做是为他们而非自己的缘故时,我们才能称其为天职或呼召。
《境界》推荐阅读【职场】
文|提摩太·凯勒
美国大型零售商杰西潘尼(JCPenney)前任总经理迈克·厄尔曼接到聘书时,曾就这份工作与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兹进行交流。迈克几年前刚从一份从事多年、成绩斐然的零售管理岗位退休,此时无意重返职场。但舒尔兹对他说:“这个机会就是为你预备的!他们现在需要将以服务为本的理念重新带回公司,而你正是完成这一使命的不二人选。”
此时的迈克已无需追名逐利,他后来决意承担这份工作是因为他看到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二万五千名零售员工意识到他们的工作具有极大的价值,而且为顾客服务是一份无比光荣的职业。总而言之,迈克相信,是上帝呼召他承担这份特定的服侍。
高薪并非一切,如何最好地使用恩赐和激情
在新约中,特别是在保罗书信里,我们更深刻地看到上帝呼召我们来服侍这个世界,工作的意义也由此而来。希腊文“呼召”常被用来形容上帝召人接受使人得救的信仰,并与祂的儿子连合。“呼召”还用来描述上帝要我们向这个世界宣扬祂的好消息。上帝对我们的呼召绝不仅仅是个人性的,而是群体性的。呼召不仅把我们带入与上帝的关系,也令我们与其他肢体相连。“教会”一词的希腊文字面意思就是“一群被召出来的人”。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7章告诫我们,成为基督徒无需改变生活现状以取悦上帝,这里的“现状”指的是我们的婚姻状况、工作以及社会地位等。保罗写道:“不过,主怎样分给各人,上帝怎样呼召各人,各人就要照着去行事为人。我也这样吩咐各教会。”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用“呼召”和“分给”这两个极具宗教色彩的词汇描述人们的日常工作。在其他几处经文中,保罗说上帝呼召人们与上帝建立关系,领受救恩,上帝亦将不同的属灵恩赐分给他们,借此服侍上帝、建造教会。保罗在告诫基督徒应当守住“上帝所分给他们,呼召他们”做的工作时,同样用了这两个词汇。然而保罗在这里并非指教会事工,而是指普通的社会、经济工作,也就是“属世”的工作。含义很明确:正如上帝装备每个基督徒,共同建造基督的身体一样,他也以不同的恩赐和能力装备所有人,让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以此建造人类社会。
关于这段经文,圣经学者安东尼·西塞尔顿写道:“保罗对呼召和服侍的观点,与现代世俗观念大为不同,并未给人们留出很大的‘自治’空间;他的观点又与后现代世俗观念相悖,没有给自我实现和权力欲留什么余地……保罗的这段经文对当前的处境具有新的意义。”
正如罗伯特·贝拉所言:工作是一种“天职”或“呼召”,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作出贡献”,而非仅仅是提高自己、实现自我和获得权力的一种途径。
记住只有当别人让你完成某项工作,且你这样做是为了他们而非自己的缘故时,这份工作才能被称为天职或呼召。唯有将每日的工作视为上帝分给我们的,让我们借此服侍他人,我们才能称其为呼召。这也正是圣经所教导我们的工作观。
我们教会的许多年轻会众都极有成就。他们从大学或商学院毕业后被招入金融服务行业工作。这个领域的招聘流程、签约奖金以及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薪酬待遇,对其中许多人很有吸引力,他们几乎不会考虑其他的职业选择。几十年来,这些职位所提供的社会和经济保障亦是其他行业望尘莫及的。面对这样的机会,一名委身的基督徒又应如何客观地思考上帝对他/她的“呼召”呢?
当然,其中有些人确定感到,自己在金融销售、贸易、私募、公共财政或其他相关领域的工作是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能力来服侍上帝和他人的方式。但是有些人在华尔街工作几年后,认为自己的强项和激情更适合其他领域。比如,吉尔·拉马尔在美林证券工作了几年之后,决心改行。她喜欢读书,而且是个很优秀的作家,因此她决定转到出版业,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拿最低的薪金。她一直挣扎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金融业虽然薪酬不菲,但那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她应该继续追求的职业道路。她思考如何最好地使用自己的恩赐和激情来服侍。她最终的决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甚至在教会也是如此!
基督徒应该意识到,如此理解在世上的工作颇具颠覆性。我们选择职业、完成工作不是为了实现自我、获得权力;被上帝呼召去做些事情,这就足够了。我们用工作来服侍上帝和邻舍,因此我们的职业选择和工作态度都应与此目的相吻合。我们在面对职业选择时,不应该问: “什么样的职业最挣钱、能给我最高的社会地位。”相反,我们应该问:“以我目前拥有的能力和机会,我怎样才能更好地服侍上帝和他人,怎样才能确信自己的职业实现了上帝的旨意、满足了人类的需求?”
如果工作的意义是满足和提升自己,那么我们工作的重点无疑会更倾向自己,而非工作本身。这样,我们的进取心最终会适得其反,我们的动力会耗尽,而我们的自我满足会变成自我憎恨。但如果工作的目的是服侍和尊荣某种超越我们自己的价值,那我们便有了更好的理由来施展我们的才华,调动进取心和开拓精神。从长远来看,我们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即使从属世的标准看也是如此。
最“卑微”的工作都是上帝的呼召
没有人比马丁·路德更有力地把握住了《哥林多前书》7章的教导。路德将“呼召”一词译为德文中的“Beruf”,即“职业”,并驳斥了中世纪教会中流行的天职观。
当时的教会将自己视为上帝国度在世上的完全代表,因此唯有在教会和为教会的工作才可被视为上帝的工作。这意味着唯一被上帝呼召去服侍的方式是成为修士、神父或修女,他们被称为属灵的阶层。其他一切工作都是属世的,而世俗的工作在当时被视为有损尊严、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就像是古希腊人眼中的苦工。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To the Christian Nobility of the German Nation)中严厉地抨击了这一观点。
路德论到,上帝对每个基督徒工作的呼召都是平等的。在对《诗篇》147篇的阐释中,路德提出了他最基本的天职观并进行了解释。他从13节看到,坚固城池门闩的是上帝,“经文中‘门闩’一词指的不仅是铁匠制作的铁条,也是其他一切用来帮助保护我们的事物,例如好的政府、完善的城市管理条例、良好的秩序、智慧的统治者……这些都是上帝所赐的礼物。”
上帝是如何给城市带来安全?难道不是通过法律制定者、执法人员以及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之手吗?因此,上帝透过他人的工作,关心我们作为公民的需求,而这些人的工作亦是上帝呼召他们去做的。
路德在《大要理问答》中特别强调了主祷文中我们请求上帝供应“日用的饮食”这节经文。他说: “当你为‘日用的饮食’祷告时,其实是在祈求上帝供应一切能让我们拥有和享受的日常食物。你们必须跳出固有思维的局限,让思维变得更为宽广,由此不仅想到抟面盆和烤炉,同样也要想到田地、农场,以及所有生产、加工、制作面包和各种营养品的人民。”
上帝是如何使得“所有生物都随愿得到饱足”(诗145: 16)的呢?难道不是透过农夫、面包师、零售店主、网站程序员、卡车司机和所有参与提供食物的工人吗?路德写道: “上帝本可以不让人们耕种,轻易地将食物供给人们,但他不愿这样。”
之后,路德用一个类比告诉我们上帝为何这样做。父母愿意将子女一切所需的都提供给他们,同时又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勤奋、谨慎、尽责之人,为此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琐事。家长自己做这些家务事毕竟会做得更好,但那样对锻炼孩子的品格无益。家长让子女完成必需的家务,从而锻炼他们真正所需的品格。路德总结说,上帝透过我们来工作,原因也是如此:“无论是在农田、园圃、城市、家庭、战场、官场——这些都是上帝给我们的工作。但就像是孩童的比喻一样,上帝透过田野、家庭等处的工作,将我们所需的恩赐都给了我们。这些就是上帝的面具,他藏在面具之后,掌管着一切。”
我们现在应该能够体会,何谓路德所说的天职。上帝透过面具来护理我们,不仅在诸如耕田、开渠等最“卑微”的工作中,亦在最基本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中,例如选举、参与公民事务以及为人父母。这些都是上帝的呼召,都是人们在世上做上帝的工作的方式,上帝借此将恩典赐给我们。即使是最卑微的农场女工都是在成就上帝的呼召。就像路德所讲的:“上帝乃是透过牛奶厂女工的手为我们挤牛奶。”
无需通过自我证明来拼命寻求安全感
中世纪之所以形成“属世的工作无足轻重、属灵的工作更高一等”的工作观,部分是因为人们曲解了救恩的真意。李·哈迪写道: “在路德的时代,通常的看法是,修士通过宣誓委身严格的修道生活就可以获得上帝特别的恩宠,从而得到永恒救恩的保障。”
但是路德发现,自己无论怎样遵守宗教规条、从事教会事工,仍然缺失上帝所要的公义,无法从定罪中得释放。路德从圣经中发现了“因信称义”这一新教最核心的教义:人们唯有因着恩典、通过对基督的信心才能称义,称义与自己的行为无关。“尽管我是个无可指摘的修士,但我仍觉得自己在上帝面前是个罪人,良心极不安宁。我无法相信上帝因着满意于我的行为(宗教工作)而赦免我的罪……我因此陷入激烈的良心撕扯中……”路德开始默想《罗马书》1:16-17,保罗在那里写道:救恩和上帝的公义是通过“信心”而来。路德随后写下:“我开始意识到,上帝的公义就是义人靠着上帝的恩典而活,这恩典也就是信心……借此我觉得自己完全重生,通过敞开着的大门走进天堂。在那里,整本圣经以全然不同的面貌出现在我眼前。”
这也深刻影响到路德的工作观。首先,如果宗教工作对于我们与上帝建立好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教会的神职人员则与其他人永远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但如果宗教工作在赢得上帝的恩宠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那么它便与其他属世的工作无异。
其次,古代修士可能试图通过宗教工作赢得救恩,而许多现代人则从职业成就中寻求一种拯救——自尊和自我价值。因此我们仅仅定睛于那些高薪、高社会地位的工作,并乖谬地“崇拜”它们。然而因着福音,我们得以自由: 我们无需通过自我证明来拼命寻求安全感,也不会藐视更简单的工作,不会嫉妒更显赫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爱上帝的一种方式,他白白赐给了我们救恩;进而言之,工作也是爱邻舍的一种方式。
因此路德这样描述基督徒:“即使是那些看上去属世的工作,都是对上帝的敬拜和顺服,令上帝喜悦。”他还写道:“所以我为何不能尽心、自由、喜悦、热切地……将自己献给基督和邻舍,就像基督为我舍己一样……因为因着信,我已经在主里得到了一切的丰盛。”
世人企图从工作中得到的好处我们在主里已经得着了,那就是救恩、自我价值、清洁的良心以及平安,现如今我们仅仅是为了爱上帝和邻舍而工作。这是带来喜乐的牺牲,是带来自由的限制。
讽刺的是,这意味着凡理解圣经教义的基督徒都应竭力欣赏非信徒的工作。我们知道,自己得到救恩乃是完全出于恩典,因此我们并不是最出色的父母、很好的艺术家或商人,我们并不比非基督徒更优秀。我们被福音训练过的眼睛应该能够看到,这个世界充满着上帝工作的荣耀,这荣耀正是透过他所创造并呼召的人类彰显出来的。这荣耀既可以通过卑微如挤牛奶的工作来显明,也可以通过杰出的艺术品或历史成就来显明。
“工作即祷告”
在工作中爱邻舍的一种方式就是成为“称职的工人”。如果上帝赋予工作的意义是服侍人类社会,那么服侍上帝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全力把工作完成好。作家多萝西·塞耶斯塞耶斯写道:“通常,教会对一名出色的木匠的教导是闲暇时间不要酗酒,不要违法乱纪,要坚持周日到教会敬拜。但教会本应告诉木匠的是:你所信的宗教对你的第一个要求是制作品质优良的桌子。”
让我再举个更为极端的例子。1989年2月24日,美联航“811次”航班从檀香山飞往新西兰。这架波音747飞机在上升到两千两百英尺的高空时,货舱门被冲开,强大的气流冲进机舱,将飞机内部撕出一个巨大的洞。机上九名乘客当即被甩出飞机,不幸遇难。两个右引擎被飞溅的碎片撞坏,不能正常运转。飞机当时距离地面一百英里。机长大卫·克罗宁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凭借他三十八年的飞行经验挽救危局:“大卫拼命用双手紧紧握住控制杆,用脚踩住控制板来平衡飞机,以解决推力不足以及失去两个右引擎的问题。最困难的还是确定飞行的速度。大卫将飞机减速到接近失速状态,不让空气进入飞机,防止飞机中的空洞继续扩大。由于空洞改变了飞机的空气动力平衡,因此一般情况下的失速速度值在此并不适用。机长深谙此理,他必须在这种状况下做出最好的判断。不仅如此,飞机为此次长途飞行承载了三十万磅的燃料,由于机身过重,无法保证在落地时不损坏起落架……随后,大卫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用来减速的襟翼无法正常工作……大卫不得不以每小时一百九十五英里的速度下降,而正常速度为一百七十。飞机重六十一万磅,这远远超过波音机型所建议的五十六点四万磅限额。但是机长这次降落却是所有机组人员印象中最平稳的。乘客欢呼,航空专家称之为奇迹。事故发生几天后,记者问机长,当货舱门被冲开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卫说:‘我为乘客祷告,然后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路德宗领袖、商人威廉·迪尔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写道:“如果从事属世工作的人不能在其工作中找到属灵的意义,那么他们实在是过着一种分裂的生活,他们不能将主日上午的敬拜同其余时间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他们应发现,日常的各种工作都具有属灵的意义……让人们在世能够遇见上帝,而非躲避上帝。因此,就属灵的意义来看,我们可以说……‘工作即祷告。’”
那么我们如何将主日敬拜同我们日常工作联系在一起呢?如何才能通过工作“遇见上帝”呢?迪尔讲到,首先,能够让你确信自己是在工作中服侍上帝的,就是成为称职的工人。
称职是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而不是最终达到某些成就(例如财富、地位)的手段,尽管当你有了能力后,可能会带给你这些成就。
称职的工作是爱的一种方式,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诸多的应用。真正晓得工作意义的人会期待取得成就,但完全不因此而过度工作,或是因工作中遇到挫败而沮丧。如果是以此为基础,你就会选择让更多人从中获益而非为了高薪的工作,特别是如果你本身擅长做这份能使众人获益的工作。不单是那些“服务型工作”,所有的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爱邻舍的方式,因而基督徒不必通过直接从事教牧事工或慈善工作来体现对他人的爱。
这一原则是我们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即使我们的工作从属世的角度来看并不令人称道,没有较高的薪酬,也不令人向往,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到满足。正如路德所说,即使客观上所有工作对他人都很有价值,但除非你真正意识到并理解工作是上帝呼召你爱邻舍的方式之一,否则你主观上不会感到满足。加尔文写道:“只要你遵从上帝对你工作的呼召,所有工作都将闪耀着上帝的光环,上帝都视为宝贵。”
要看到,加尔文在这里提到“遵从上帝对你工作的呼召”,是要有意识地将工作看作上帝对自己的呼召,并将工作献与上帝。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就可以确信任何工作都可以映射出上帝的荣耀,无论是平凡到打理花园,还是高贵到负责银行的全球交易。就像《烈火战车》中埃里克·利德尔的宣教士父亲劝告他的那样:“如果你可以漂亮地完成削马铃薯皮的工作,那么你就是在荣耀上帝。”
你每日的工作最终是在敬拜那呼召并装备你做这份工作的上帝,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如此。美国歌手约翰·科尔特兰(John Coltrane)曾在其畅销唱片《至高的爱》的封面上用非常美丽的语言写道:“谨将这张唱片辑谦卑地奉献给上帝。尝试透过我们的工作说出“感谢上帝”,而这就是我们口唱心和所要做的事。在每一份善的努力中,愿上帝帮助和坚固我们。”
(本文摘编自《工作的意义——在职场中活出信仰》,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10月,橡树文字工作室出品,有删减,标题为《境界》编辑所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