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威人崇拜叛徒,他们享受多次款待朋友直到对方丧失防范后突下杀手的背叛所带来的极度快感。杀掉死者后,他们会砍断头颅,挖出脑髓,烧烤肉身,享用“人肉盛宴”……他们认为犹大是大英雄,耶稣是大傻瓜。当失望的年轻宣教士夫妇准备离开时,发生了一件事情。
《境界》独立出品 【人物】
文 | 喻书琴
“用友谊喂肥”
在荷属新几内亚的伊里安查亚丛林中,约有400个沙威部落,部落间接二连三的战事令生灵涂炭,由于卫生条件太差,痢疾、雅司病、丝虫病、肝炎、霍乱、脑膜炎、登革热、腮腺炎等流行病经常肆虐,更悲哀的是,这些部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现代世界背道而驰——
他们的生存文化充分体现了“弱肉强食”的斗争哲学,但这种斗争哲学的最精华部分还不是沙场交锋、明枪实战的能力;而是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式的智慧。他们称这种智慧为“用友谊喂肥”。
什么叫用友谊喂肥?即他们常常会盛情邀请邻村或邻族的人来本村本族赶赴宴席或参加舞会,在前几次,甚至前十几次的交往中,他们会热烈欢迎,友好款待对方,然后等对方完全丧失防范之心后,在最后一次将之突然杀掉,以感受放长线钓大鱼式的背叛行为所带来的极度快感。
杀掉死者后,他们会肢解其尸体,砍断其头颅,挖出其脑髓,烧烤其肉身,最后在歌舞狂欢中享用“人肉盛宴”,将死者的颚骨作为赏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跳舞,将死者的头盖骨骷髅枕在自己的头上入睡……谁能将这种背叛友谊的“艺术”运用得最出色、最高明、最有蛊惑性,谁就将成为该族最伟大的英雄!
不仅他们的生存文化让人心惊胆寒,他们的死亡文化也同样让人胆寒心惊!在沙威传统中,如果母亲生下双胞胎,父亲必须杀死后出生的那个婴儿,因为他们相信双胞胎中的老二是个邪灵,想附在老大身上并危害部落;此外,如果有人暂时失去知觉,哪怕他脉搏尚动,呼吸尚存,完全可以救活过来,亲属们也会弃之不顾,尽快将之埋入坟屋。
是他们冷酷无情吗?不,是古老的迷信借着女巫的专横作祟。这种古老迷信认为,暂时失去知觉之人的灵魂已经离开肉身了,只是处在所谓“奥尔梅”的状态而已,但依然与死人无异,需要立刻埋葬。而村里的女巫无疑就是诸神灵的代言人,只要她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得听从,否则必然会招致诸神灵的惩罚。在这种迷信思想下,埋葬了几千个无辜受害者的冤魂;
更令人发指的是死者的葬礼。葬礼上要举行一种叫做“及分阿生”的哀悼仪式,该仪式真是恐怖之极,亲属们必须在充满苍蝇、蛆虫和尸体腐臭味的坟屋里嚎啕恸哭多日,然后必须在坟屋下面奋力跳舞,任凭尸体上的苍蝇、蛆虫雨点般打落在他们身上、最后还要将尸体一拳打烂,接着必须用这脏兮兮的手直接拿东西吃!哪怕参与葬礼的人自己都觉得恶心之极,也得遵从所谓诸神灵的旨意!
生,竟是如此杀气腾腾,不得和平;死,竟是如此阴恻森森,不得安宁,然而,这群沙威人就在这样一种残酷的生存文化与死亡文化中,毫无指望地延续着!生,竟是如此杀气腾腾,不得和平;死,竟是如此阴恻森森,不得安宁,然而,这群沙威人就在这样一种残酷的生存文化与死亡文化中,毫无指望地延续着!
谁愿意来解救处在这样的生存动荡与死亡阴霾下的沙威人?
他们纷纷称赞犹大是英雄
英国。71岁高龄的凡恩教授向他的学生,700名年轻的准宣教士们发出呼吁:“你们将遇到令人迷惑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但你们必须去深入了解……我们的上帝已经迫不及待,想在那些残酷、黑暗的地方建立他爱的王国,谁愿奋身前往?”
“我要去!”
1962年,在上帝爱的呼召下,美国宣教士唐·理查森带着妻子卡罗尔,还有5个月的儿子,义无反顾地来到这样一个猎人头、食人肉、枕人脑的危险地方,并在沙威人一块废弃的老村庄上建起了他们的新家——一间用西米树叶搭盖起来的37平米的“茅草盒子”。夫妇俩与鳄鱼、蟑螂、苍蝇、蟋蟀、老鼠、蚊子以及成千上万喜欢钻入衣袖里的飞蚁为伴,与嗜杀成性的石器部落为邻。
理查森夫妇冒险进入沙威世界
被理查森夫妇的友善所打动,更是被他们所带来的现代物质文明成果(飞机、枪支、日用品)所吸引,沙威人起初的惧怕与敌意逐渐消散了,而且,这些平素互相仇杀的部落还在夫妇俩的小茅屋周围纷纷安家落户,和平共处,这简直是个奇迹!当然,吸引这些部落聚居在一处的原因非常实际——每个部落都将理查森夫妇当成斧头、刀片、镜子、鱼钩等现代物品供应的来源,希望能借着毗邻而居得到更多实惠。
然而,这个奇迹的基石是脆弱的,因为靠物质利益的吸引无法换得持久的和平。部落之间又开始冲突不断、争斗不息。尽管理查森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充当战事调停人,多次参与对伤员的营救,多次苦口婆心跟他们讲道理,也无济于事。甚至,当他学会沙威语言后,给他们传福音的时候,他们也几乎完全漠然置之,觉得这是一种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故事,与我何干。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理查森讲到犹大背叛耶稣的故事,试图引发他们的同情心时,他们却纷纷称赞犹大是了不起的大英雄,而耶稣则是自作自受的大傻瓜。沙威人的价值观不正是以背叛为荣,以忠诚为耻吗?
对于这样一种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价值观,该如何扭转乾坤?该如何赢得这一代沙威人?理查森意识到,单靠朗诵福音篇章远远不够,需要在本土文化中找到某个可以切入的契合点。
作为一名宣教士,他相信世界上每个民族都存在能够隐喻真理的文化习俗。这些文化习俗通常会成为该民族认识、归顺上帝救赎的伏笔和引线。比如,希伯来文化相信“羔羊的牺牲”这一传统,传福音时便可以强调耶稣正是那无罪的羔羊;再比如,希腊文化相信“逻各斯”(“道”)是生命之源,传福音时便可以强调耶稣正是“道成肉身”的那一位。然而,在完全异质的沙威文化中,既没有“羔羊救赎”的概念,也没有对“逻各斯”的体认,似乎看不到任何契合点,可以使福音能够进入沙威人根深蒂固的旧思想里。
真的看不到希望。最后,理查森彻底心灰意冷,觉得与其让这些部落聚居在一起,彼此残杀,活在血海深仇里,还不如让他们回到原来各自的村庄,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于是,夫妇俩提出要离开这里。
用沙威人感同身受的方式诠释福音
沙威人并不愿意理查森离开,这意味他们会失去和外面那个奇妙的大世界的唯一联系,于是,他们商量数夜后向理查森发誓从此不再争斗,缔结和平。
真的吗?理查森知道他们的誓言多么不可靠,多么容易背叛。不过,这一次的确是真的!因为“在沙威人中间,每一种表示友谊的方式都不可信,只有一个例外。如果一个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儿子交给敌人,那么,他一定是可信赖的!唯有这种情形,能够证明其不容置疑的绝对善意。”
为了表达这种绝对诚意,两个部落中各有一位父亲带着沉痛而悲壮的心情交出了他们的一个儿子,这个婴孩被称为“和平之子”。每一个人都把手按在两个婴孩身上,象征着他们从此将受“和平之子”的约束,不能向对方使用暴力。每一个人相拥庆祝,交换名字,象征着从此和睦相处,不分彼此。
亲睹这种古老的仪式,理查森才意识到沙威文化冰山中的另一角。原来它由两根柱石支撑,一根是该文化中的暴力与背叛因素,主要指“为屠杀而暂时喂肥”的理想;另一根则是该文化中的和平和信任因素,主要指“通过和平之子缔结合约”的理想。而这第二根柱石正好可以成为福音的切入点。
理查森开始用沙威人能够感同身受的方式诠释福音——为了和平,你们给出了自己最爱的儿子,而同样为了和平,上帝也给出了自己最爱的儿子,还是祂唯一的儿子;你们的儿子只是两个部落之间的和平之子,而耶稣则是所有部落、全人类的和平之子;你们给出的和平之子不够强壮,孩子万一意外死亡,交出孩子的那一方就不再受“和平之子”的约束,可以任意妄为,重新挑起战争,而上帝给出的和平之子却是完美的,强壮的,大有能力的,昔在今在永在的;你们把儿子交出去时,一定要在敌方部落中找一个值得托付的好人,才敢放心交托,而上帝事先就知道人类会蔑视和杀害祂唯一的爱子,没有任何人值得托付,但祂还是义无反顾地交出去了,因为上帝实在太爱人类……
当他说到这里,已经有一位沙威男子开始哭泣了。因为他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他的一个儿子被当作“和平之子”交出去,却没想到那可怜的婴儿却被对方吃掉了!他哭着说:“上帝一定和我一样难过!”
因着这一番有关“和平之子”的布道,不少沙威人开始对这位上帝和其爱子耶稣产生了好感,但是好感归好感,他们还不敢彻底下决心接受。为什么?因为这毕竟与他们祖先的传统信仰大相径庭,沙威人担心幽灵魔鬼们会因为他们改信而报复之。
理查森又一次困惑了,他不知道上帝会如何更深地劝诫这些沙威人?没想到,当上帝的劝诫来临时,理查森全家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是夫妇俩带着1岁半的大儿子,还有刚出生13天的小儿子,坐着独木舟回村庄的路上。没想到,独木舟翻了,理查森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沉入鳄鱼出没的河底!借着祷告,最后全家平安获救,但给他们领路的沙威男童马洛却受到全村人的责难,因为在沙威人的原始信仰里,翻船是一种很大的罪过和咒诅,就在马洛按这种原始信仰即将遭鞭笞之际,理查森却阻止了,并对大家说:“我要感谢马洛……马洛就像我亲爱的儿子一样。”
理查森身体力行地表达出“和平之子”信仰中所传递出来的爱,无条件接纳之爱。年轻的男孩马洛被感动了,接受了耶稣这位和平之子;接着,年迈的首领哈托也被感动了,决定接受救恩。
理查森问他:“你为什么选择上帝的和平之子?”他回答说:“我发现,当你的两个儿子都快淹死时,上帝的儿子还能赐给你平安,所以,我知道你所说关于他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我深信他一定也会看顾我们。”
那一刻,哈托眼中流露出真正的喜乐和平安。
永生靠自虐来获得?
现在,已经有三个人愿意信主了,但福音事工似乎停滞不前,有的人仍在观望,有的人直接说:“你们信你们的,我们信我们的。”这时候,理查森又发现,不仅需要改变沙威人“以背叛为乐”的生存文化,也需要改变他们“以巫术为法”的死亡文化。由于这种死亡文化的背后掩藏着撒旦最深的权势,所以,争战更加艰难。
一个叫瓦拉海的年轻人暂时失去知觉,虽脉搏尚动,呼吸尚存,但女巫阿罕却宣布瓦拉海处在“奥马梅”状态,灵魂已被诸神灵带走,必须尽快埋葬。理查森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请求对瓦拉海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女巫阿罕打着“诸神灵旨意”的幌子偷袭坟屋,用炭灰灼烧瓦拉海的身体,试图尽快之置于死地。瓦拉海的亲属也手持匕首向理查森兴师问罪……
在这场剧烈的属灵争战中,理查森不断仰望上帝,最终赢得胜利——瓦拉海被抢救过来了!因瓦拉海的“复活”,沙威人对奥马梅的信仰开始瓦解,该村庄半数人都归向了救主基督。
但13天后,瓦拉海由于没有得到其亲属很好的照顾,不幸死去。族人为他举行了“及分阿生”的可恐仪式。为何沙威人能够容忍如此恐怖的、非人性的、近乎自虐的仪式呢?细心的理查森经过刨根问底,才发现,原来,在该仪式背后隐藏着一个传说,继“和平之子”这一传说之后的又一个传说:“旅蒙的话”。
在沙威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早期的人类也拥有再生的能力,可以永无止境的活下去。但有一次,一只象征“更新”的蜥蜴和一只象征“腐朽”的卡拉苏鸟就人类的生死问题进行辩论,最后,蜥蜴输了,从此死亡进入人间。但沙威人相信,终有一天,再生将回到人间,到那个时候,人类不再有死亡,并将获得永生。同时,他们也相信,只有当人类表现出最大的羞耻和屈辱时,才能吸引“旅蒙的话”(即永生)更快地来到人间。无疑,极度自虐式的“及分阿生”死亡仪式,就是吸引“旅蒙的话”的最好途径。
看来,无论礼仪之邦还是蛮夷之地,几乎所有民族的文化心理中,都渴望得到永生。都在寻找得永生的途径:或靠仙丹宝药;或靠密宗巫术;或靠禁欲苦修等等,甚至,极端如沙威文化的民族,靠的是极度自虐式的“及分阿生”死亡仪式。
人对永生的渴望本是好的,也是神安置在人心里的,但人寻找的途径却错了,这些人为想像出来的途径根本无法拯救人类自身!是的,将来有一天,伴着全球化的进程,这种丑陋风俗可能会被政府取缔,但如何补救这种丑陋习俗背后所掩藏的巨大的精神虚空呢?
理查森回答道:“新约圣经对这种几乎遍布全球的压迫感却有一个单纯而明确的答案:基督为我们承担的耻辱与死亡……沙威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但对死亡加诸于人的失望一直没有合适的答案,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信仰是上帝赐给那些失望之人的解毒剂。而沙威人相信‘旅蒙的话’这一救赎类推,恰恰是解毒剂得以注入的管道。”
于是,理查森再次运用“救赎类推法”来归正“旅蒙的话”这一传说,他告诉沙威人,唯有耶稣才能抵达“旅蒙的话”,也就是抵达永生。因为耶稣宣称自己是复活的主和生命的源头!听了理查森的传讲,更多的人坚定了他们笃信基督的勇气,所有的基督徒都决定自己死后绝不举行这样丑陋的死亡仪式,因为基督再来时,他们的身体必会得到更新。
如经上所云,祂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
强壮的和平之子
从1962年到1972年,经过理查森夫妇和其他宣教士10年的努力,大和平之子组织和医疗援助的到来,各种蔬菜水果农作物的引进,学校与教会的拓展,沙威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督教世界观逐渐根植在沙威人的心中。
男人们变了。昔日,他们将妻子看作财产和奴隶,今日,他们公开承认她们是自己珍爱的伴侣和助手;
女人们变了。昔日,她们习惯破口大骂、尖声怪叫,今日,她们温柔仁慈的那一面开始舒展;
孩子们变了。昔日,他们被训练为战争的工具,今日,他们开始受到基督化品格的教养。
在理查森的帮助下,沙威的基督徒们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读书,甚至有人考上了大学;理查森不仅教导他们认识真理,也教导他们活出真理,所以,沙威的基督徒们还学会了饶恕那些曾经杀害过他们亲人的“敌人”,并在对方受伤的时候,伸出援助和友谊之手!他们还同心协力建立了“和平之殿”——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聚会的沙威建筑风格的圆形殿堂,而且,理查森培养的沙威本土信徒领袖在殿堂里向会众宣讲:“昔日,我们的和平之子是弱不禁风的,今日,上帝的和平之子已经到来。祂的臂膀是强壮的!”
沙威基督徒的改变必然会对整个沙威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渐渐地,和平取代了屠杀的风俗;饶恕取代了仇恨的传统;对复活的盼望取代了对死亡的膜拜,对真神的敬爱取代了对诸神灵的畏惧。
看到这一切,理查森分外感谢上帝,原来,上帝早就为沙威文化设定好了“救赎类推”。祂不仅差遣祂的仆人来这片土地传福音,而且已经在千年前就预备好这片土地,来承受福音的佳美信息。
因祂是真正的和平之君,已将生的罪恶权势洗去,不再需要靠人类的婴孩来成为“和平之子”;因祂是真正的复活之主,已将死的可怕毒钩废去,不再需要靠人类的功德来抵达“旅蒙的话”。
耶稣基督以一种独一无二的跨文化融合方式,缔造了沙威新的历史。
(本文部分参考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和平之子》一书,特此鸣谢。)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