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幸福婚姻的要素,路德和凯蒂都不具备。他们的结合毫不浪漫,甚至最亲密的朋友都反对。他们开放家庭,常招待二十余人,收养孤儿,一起面对爱女的死亡。在后现代文化中,彼此委身的婚姻日益罕见,“婚姻被看成是一种圣礼,活得像是一种恩典的奥秘”。
《境界》独立出品【再思宗教改革人物系列】
文| 文道
播音| Link
1517年5月,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听说奥古斯丁修会的一位朋友离开了修会,并且结婚,路德既没有谴责也没有祝福这一行为。他曾论证过独身誓愿本身是罪恶的,应该被废除。不过,路德本人无意结婚,尽管他对婚姻的神学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宣传,但他认为婚姻并不适合他,主要原因是担心自己迟早会被天主教会以异端之名处死,不忍心让妻子成为寡妇。
然而,当凯瑟琳娜·冯·波拉(Katharina von Bora)出现在马丁路德的家门口时,一切都改变了。
“主用婚姻之轭俘获了我”
1523年复活节前夕,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度过了18年之后,凯瑟琳娜这位后来被路德称为凯蒂的修女和其他11个修女,因为受到路德学说的影响,藏身在运啤酒或鲱鱼的桶中逃离了西多会修道院。其中三个回到她们自己的家,其余九个被送到路德那里。路德必须要为她们做些什么。路德承担了媒人的角色,确保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丈夫。
到了1525年,只剩下凯蒂这位有着贵族血统的漂亮女子尚无着落。不过,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她表示愿意嫁给那个伟大的改革者。
路德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那时我的心思在其他事情上,突然之间,毫无准备地,主用婚姻之轭俘获了我。”路德大多数同事也同样好奇,凯蒂在他们中间已经有两年,他们谁都没料到路德会被凯蒂吸引。甚至有一些人并不喜欢凯蒂,因为她有主见,也不喜欢让别人知道她的想法。
最终,路德和凯蒂于1525年6月13日结婚。路德宣布:“我要通过实践确认我所教导的,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尽管有福音大光的照耀,却仍然胆怯。这是上帝的旨意,祂也成就了这个旨意,因为我没有坠入爱河,也没有欲火攻心,但是我的确爱我的妻子。”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并不浪漫,从现实层面看,凯蒂结婚是为了在一个对女人怀有敌意的世界里生存,路德则是怀有对凯蒂的一种责任感,同时也在实践他曾经大力宣扬的婚姻神学。路德的结婚的确鼓励了很多正在考虑婚姻的人。他们的婚姻最终发展成一段关于真实、忠诚、委身的爱情佳话。
时至今日,有学者敏锐地看见基督徒婚姻在一片后现代文化中的前景,“很可能到时候,婚姻会被看成是一种圣礼,并且被活得像是一种恩典的奥秘,几乎变成是跟修道主义一样的激进选择,是件与文化对立的事。如果我们恰当地理解婚姻的话,恐怕它本来早就已经是这么回事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重温500年前马丁路德和妻子凯蒂的婚姻见证,颇有意味。
即使整个世界都反对他们
新婚之夜,凯蒂惊讶地发现路德没有清洗过他的床垫草(类似今天的床单),多年来被汗水浸得已经又黑又臭。而路德也承认,当他早上醒来发现枕头边有两条辫子,着实让他吓了一跳。路德结婚已经42岁,他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对我来说这太奇怪了,我简直不能相信。然而,有如此多的见证人,为了他们的缘故我也不得不相信。”
每段婚姻都需要彼此磨合。路德第一次见到凯蒂时,就认为她傲慢无礼,是一个忧心忡忡的人;而凯蒂觉得路德很粗鲁、脾气暴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彼此的信任和相互理解加深了。
路德承认婚姻中固有的挑战,“婚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这是一件好事”,是操练二人彼此委身的好机会。当他们结婚时,路德遭到来自朋友和敌人的强烈反对。路德最亲密的朋友都没有庆祝甚至支持他与凯蒂的婚姻,他们说凯蒂曾是一名修女,嫁给了一名前神父,她成了被恶意诽谤的目标。在这种无情的攻击下,一般夫妇可能早就崩溃了,但路德和凯蒂仍然对彼此忠诚,即使整个世界都反对他们。
路德的同事们最终也被征服了。在这场婚姻中,两个人培养了真正的感情,他们有6个孩子。路德向来不事积蓄,结婚时只有一些旧书和衣服,凯蒂是从小被送进修道院的孤女,但是她具有理财的智慧,持家有方,善于经营,逐渐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她利用空地开垦菜园、果园、鱼池,养鸡、鸭、猪、牛,每天忙里忙外却还有时间循序读经。
路德对此十分满意,也自愿听从她的意见。在凯蒂的敦促下,路德曾拿起木匠活,事实证明,路德是个不错的园丁。婚姻让路德渐渐成熟起来,他们在婚姻中渐渐学会委身。当路德在旅行途中患肾结石时,凯蒂迅速用自制的药膏来照顾他。
凯蒂担心路德总是在进餐时和学生们高谈阔论,影响他的消化,有一次她忍不住插嘴:“博士,您为什么不停下来好好吃饭呢?”路德回答:“我愿女人开口前先背诵主祷文。”显然他对凯蒂打断他的兴致十分不悦。
他们的婚姻并不总是平顺稳妥,但在他们作为丈夫和妻子的将近21年的时间里,二人成为了一体。正如路德自己曾经说过的那样,“没有比美满婚姻更可爱、更有魅力、更友好的关系了。”
1542年,当路德准备安排处置他所有的财产时,他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让他的大儿子成为凯蒂的监护人,或者让一位男性遗嘱执行人成为他所有家人的监护人,而是立遗嘱把所有一切给凯蒂。因为路德相信,“一位母亲将是她自己孩子最好的监护人。”路德把他所有的一切都交托给了他的妻子。
女儿在他的怀里去世
路德和凯蒂婚后育有6个孩子,虽然路德总是忙于圣工,但他并没有忘记养育儿女也是圣工之一。他教导年幼的子女很有创意。
在写给四岁的长子汉斯的信中,路德说:“我知道有一个可爱的花园,在那里有许多穿金色长袍的儿童在树下收拾红苹果、梨、樱桃,以及李子。他们唱歌、跳跃,而且欢乐。他们有雅致的小马,马勒是金的,马鞍是银的。我问园丁,这些孩子是谁,他说:他们是喜欢祷告、读书,并守规矩的孩子。我说:善心人,我也有个儿子,名叫汉斯,他能否也到园里来,吃红苹果和梨,骑一匹漂亮的小马并和那些孩子一起玩?那人说:他若喜欢祷告、读书,并守规矩,他也可以到花园里来……因此,我亲爱的儿子,要用功读书和祷告,并告诉利普和乔斯特(邻居的两个小孩)也这样做,好教你们都可以一起到那个花园里去。”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太18:5-6)路德曾借着这段经文分享了他的教养之道,父母“若能把他们的儿女教养成人,真实服事上帝,他们的功劳就大得无比了。……叫他们学习倚靠上帝,相信祂,敬畏祂,又以祂为我们的盼望;尊祂的名为圣,不起誓,不咒诅,殷勤,敬拜神,听祂的道,又要藐视世上的君王,逆来顺受,不惧怕死亡,不爱慕今世的生命!做这样的家庭,做这样的父母是何等有福啊!实在说,像这样的家庭简直是个教会,是个有好名声的修道院,犹如天堂一般。”
“再者,做父母的如若忽略这些事,……如若不看顾自己的小孩,他们即使禁食,祷告,朝圣拜山,又行善事以至于死,对于他们还能有什么益处呢?在审判的日子上帝并不问他们是否做了这些事,但要问他们怎样对待了祂交付他们、要他们负责教养的儿女小孩。”
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院长周毕克(Joel R.Beeke)认为,哪怕我们的孩子每门学科都优秀,是学校中最出色的的运动员,长得俊美又很有人缘,若他们不认识基督,他们就什么也不是,只不过在去地狱的路上。而父母在带领孩子认识神这件事上,只要失败了,其他的事情也失败了。我们成了能说不能行的法利赛人、伪君子。
1542年,路德13岁的女儿抹大拉病重,凯蒂几次痛哭。看到即将离世的女儿,路德试图成为勇敢的父亲和丈夫。他站在女儿床边祷告道:“我很爱她,但是,亲爱的上帝啊,你的旨意既然要她去,我就喜欢她与你同在。”随后他对女儿说:“小抹大拉,我的女儿,你愿意留在这边与父亲同在,还是喜欢与天父同在?”她说:“是的,亲爱的父亲,照上帝的旨意。”
路德跪下、祷告、哭泣,双臂抱着孩子。凯蒂崩溃了,女儿在他的怀里去世。当木匠将棺材抬进来时,路德躲进了屋里。后来见到她在棺木中,他说:“最亲爱的小抹大拉,你必定复活,而且会发光,像星星和太阳一样。”路德相信女儿去了天父那里,就像他平常教导儿女们的那样,但他肉体受到忧伤的打击,一直都没有复原。
路德写信给一个朋友说:“我相信你已经收到消息了。我最爱的女儿抹大拉已经在基督永恒的国度里重生了。我和妻子应该喜乐地感恩,因为抹大拉拥有这样一个令人愉悦的离别和蒙福的结束……但是,我们自然的爱的力量是如此的大,以致于我们在面对离别时,不能不哭泣,心里不得不悲伤,甚至好像自己也经历死亡一般。抹大拉生前和死前的身影、话语、动作仍深刻在我们的心里。基督的死应该将这一切拿走,却也是不能。所以,请你为我们感谢上帝,因为上帝用这种方式荣耀我们的肉体,他的恩典实在作了极大的工。你知道,抹大拉有温柔、爱心的性情,并蒙所有人喜爱。…… 愿上帝赐给我和所有我爱之人有这样的死亡——或生命。”
“上帝不需要你的善行,你的邻居却需要”
在路德的婚姻生活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家门永远敞开着的。著名的方舟之家创办人范尼云说过,“分裂的群体没有资格接待人。有害无益。应该先把自己家里整顿好,才能邀请人。”路德和凯蒂夫妻二人在接待一事上并无异议,而且他们始终在践行这一功课。
路德认为:“我们不应该因我们所得的恩赐而高抬自己,也不可滥用恩赐而显出骄傲,但要在我们可能做到的范围之内,尽量服侍我们的邻舍。”凯蒂经常接待客人来家里,大多数人都是在她的家门口徘徊无助的人。其中最夸张的例子发生在他们的新婚之夜,十一点还有人在敲门。这个人是从农民战争中逃亡出来的,他正寻找一个可以逗留的地方。路德夫妇收留了他。
路德一家在各种的状况下,收容了许多病恹恹的人。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路德夫妇对孤儿的爱。他们从亲戚中收养了四个孤儿,加上自己的6个,家里共有10孩子。
有时路德家的屋檐下有多达25名孩子和学生。单单喂饱他们,对凯蒂来说就不是件容易事。甚至路德一家的用餐时间,也被孩子与学生们占据着,路德著名的“桌边谈话”便来自晚餐的桌旁。学生们总是在桌旁提问直到深夜。但人总有精疲力尽的时候,以至于有一天晚上,当路德在餐桌上与学生谈话时,凯蒂走进自己的房间然后就昏过去了。
对于这对夫妇来说,婚姻家庭生活意味着向人敞开心扉,这是传递主爱的大好时机,尽管接待别人一定会给自己带来一些不便。基督徒的婚姻是否如我们口中所说的“以基督为中心”,还是沉湎于我们的小家庭中?
今天的社会,恨意弥漫,人们对陌生人心怀戒备。空气和水、土壤和森林作为人类的居所,却频频受到粗鲁对待,甚至掠夺。“如此环境并不利于发展出殷勤的接待。也难怪我们会将接待这件事交给饭店和餐厅,并简化成我们在家里有空时才做的事”,灵修导师毕德生把殷勤接待看为与人建立关系的重要方式,他认为,冷淡怠慢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氛围,“当填饱肚子有那么多便捷的方式,我们需要费尽巧思,才能煮一桌有营养的饭菜,和孩子、配偶、朋友围在餐桌旁聊天,享受祝福。”当我们殷勤接待别人,愿意与他们分享主耶稣的爱时,我们就是蒙神所差遣的人。
在德国宗教改革50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难民”这一主题占据中心舞台,人们把寻求庇护者和移民作为纪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依据就来自路德,路德曾说,“上帝不需要你的善行,但你的邻居却需要”。
德国国会前牧师、德国国会议员沃尔克·法格尔(H.C. Volker Faigle)认为,《马太福音》25章35节所说的“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是一个重要的教训,“我们需要将这一信息应用于难民”。
从今年5月到一直持续到9月的威登堡展览,在开幕周末便吸引了超过10万名游客。在这座城市里,有7个“自由之门”的建筑设施,其中包括一个湖中的难民雕塑。游客们在湖边漫步,在那里,几艘船的木框浮在水面上,在各种各样的毁坏破碎状态下漂浮着。导游邀请游客们反思,在一个充满不公正和暴力的世界,我们的反应应该是什么。
片尾曲:宝座乐团《因着信》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