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父亲:那个把天堂带回家的人

真父亲:那个把天堂带回家的人

职场、社会和教会,都在争夺父亲的时间。真正的父亲要有以牺牲和委身为基础的责任感,给孩子道德权威和情绪安全感。在E时代通过直接的陪伴和互动,培养孩子的情商。基督徒的第一责任是家庭,教会正在收对家庭关注不足所结的果子,并因此失去对世界的影响力。

境界》独立出品【父亲节特稿

受访嘉宾| 卡西

采访丨爱文

播音丨张灵杰

【编者按】卡西·卡斯滕斯(Cassie Carstens)是全球“世界需要父亲”运动的发起人,这一运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训练和帮助男人明白作为父亲的价值,进而影响社会。迄今,已有超过51个国家的人受益于此。2020年6月,他的新著《做个真父亲》在中国众筹出版,成为疫情期间亲子教育领域的亮点,《境界》为此专访了他。

“我的高标准曾让孩子恐惧”

《境界》:当你的书在中国出版后,有读者回应说“适合基督徒”。对于更广大的读者群,你有什么建议?

卡西:上一本书和最新的《做个真父亲》虽然基于圣经的原则,但这些原则无论对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是有帮助的。当上帝创造的时候,祂是为所有人创造了这个世界。上帝对每个人都有普遍的恩典,普通读者应用这些原则的时候,他们的胃口就会被打开,渴望更多。

《境界》:你的个人成长中与父亲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自己在教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挑战?

卡西:我自己在成长中与父亲的关系非常好,可能我的其他五位兄弟姐妹不能这么说,因为我父亲喜欢学习和运动都好的孩子,而我恰巧在这两方面表现都不错。

父亲对我影响很大,他是一位有名望的牧师,在他的影响下,我成了一个属神的人。他的讲道令我折服,我以是他的儿子为傲。同时,他热切地渴望福音传播更广,这对我也是一个激励。此外,他个人的自律和节制也对我深有影响。

不过,我们的关系仍有遗憾。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坐下来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因此,父亲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教练。我从他的讲道中自己总结将圣经原则应用于生活的方法,但他却很少在亲密的交谈中与我分享这些。爸爸有时也会把他对我人生的想法强加给我,他的动机是好的,但有时也被自己缺乏安全感所影响。幸运的是,我很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因此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少。

等到自己有了孩子,我常常在家深度参与孩子的养育过程,想要确保自己和孩子建立情感的连结。我的大女儿对我是个很大的挑战,她五岁以前从来都不能睡整夜,那时恰逢我的工作极其忙碌。因此,时间是最大的挑战。

我曾经也是一个过于严厉的父亲,对大女儿很少肯定。后来当我真正认识到无条件的爱,就认识到自己对大女儿的期待很多时候带着自私。我的期待是受个人骄傲驱动的,当我在事奉上有所成功的时候就更加变本加厉,我希望孩子是我公共形象的延伸,因此对孩子有超高的期待。我本应用无条件的牺牲的爱服侍孩子,让孩子没有惧怕,但因为我的高标准和看重表现,让孩子面对我的时候充满惧怕。很感恩,后来我有机会纠正自己的错误,重建与大女儿的关系。

人人都来争夺父亲的时间

《境界》:谢谢你坦率的分享。你曾来中国举办“世界需要父亲”的培训,就你的观察,中国父亲的问题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卡西:在中国,人们对父亲角色的理解变化得非常快。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父亲仅仅认为自己对儿女的灵魂负有责任,因此在情感上他们是缺席的,有时也很专横。中国的父亲不太将自己看作儿女生活的教练,他们将这一责任留给了妻子和媒体。

《境界》:许多中国父亲都在抱怨工作太忙了,996的工作制给父亲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卡西:当面对这些压力,我们需要问两个问题:一、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动机是什么?二、我们做这些事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公司推动996的动机很明显,就是追求商业利益。但这是一种狭隘的资本主义动机,公司需要建立注重三个P的工作观,即收益(profit)、人力(people)和地球(planet),显然家庭健康包括在人的层面。

如果看个人的动机,很多人拼命工作的原因来自于缺乏安全感,他们试图通过成功和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父亲缺乏安全感的问题需要先得到医治,然后才能看到人生更广阔的图画。

我们的身份并非只在乎我们赚了多少钱,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在乎我们如何为人父母。

为了胜过996的困境,我们帮助父亲们合理计划自己一天的24小时,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工作、休息,也有足够有效的时间经营家庭。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将上帝爱的律法应用在自己的家庭中,圣经清楚地将家庭置于我们生活的优先位置。

《境界》:与父亲争夺孩子时间的不仅有公司和社会。对基督徒来说,弟兄有时被给予较高的期待,又有很多服侍的邀请。教会给弟兄们很多训练,要他们成为事工的负责人、成为宣教士,但对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却关注不够。训练弟兄成为家庭的头、成为一个好父亲,却很少列在教会的计划内。作为牧师,你认为教会的角色是怎样的?

卡西:有时教会过于看重教会活动超过家庭责任。事实上,今天的教会正在收对家庭关注不足所结的果子,以此教会愈发失去对世界的影响力,其可靠性也受到质疑。教会必须明白并相信:教会首先要影响的是家庭,其次才能影响世界的其他领域。除非家庭首先改变,否则世界不会改变,为此,我们要将基督徒按照属世方式经营的家庭生活转变为基督化的家庭。

当我们在教会训练弟兄时,必不可少且首要的是让他们在家庭中服侍、做主门徒。门徒生活若首先不在家里进行,那么在家庭之外就是不真实的,基督徒的第一责任就是家庭。教会如果不能将天国文化带进会友的家庭,就断难改变世界任何角落。基督徒最重要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在家庭中活出天国的生命来,每位基督徒都应该接受在家里做门徒的训练。门徒的意思不仅是传福音,而是活出福音。也正是因此,只有我们在最亲密的关系中活出基督来,我们所传讲的信息才是真实可信的。

把父亲带回孩子的生命

《境界》:中国传统的父亲形象是威严的,年轻一代因此感觉与父亲的关系比较疏离;现在有人认为父亲应该和孩子做朋友;性别平等主义、同性恋运动也在挑战父亲的角色。究竟父亲的定义和角色是什么?

卡西:传统上威严的父亲,以及那种自由的、去男性化的父亲都是失常的,上帝希望父亲在养育子女上扮演独特的角色。父亲应该包含真正的男子气概,就是要有以牺牲和委身为基础的责任感。真正的男人应该给人以道德权威和情绪安全感。父亲要了解孩子生命中不同阶段的需要,建立道德权威,给予身份认同,提供一个安全表达情绪的环境,通过肯定来坚固自己的子女。父亲就是要将天堂带进家里的那个人,这就意味着父亲需要成为天国的建造者,要明白如何在基督的权柄之下经营自己的家庭。

《境界》:随着离婚率的上升,越来越多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甚至被甩给老人,成为父母都不管的“双抛”孩子。这些创伤如何在信仰中得到医治?父母的角色是否有可能被其他角色代替?

卡西:孩子的心理创伤需要得到医治,好的咨询师可以帮助他们将信仰应用在自己身上。信仰是一回事,活出信仰是一回事,教会服侍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指引受过父母创伤的孩子得到医治。在医治的过程中,孩子被带回伤害发生的时刻,藉着祷告以及邀请耶稣的介入,通过耶稣的宝血、圣灵的更新,以及饶恕,从伤害中得到释放,学习用一种新的态度和思维方式面对创伤经历,这一点在我的新书中有更详细的描述。我们的服侍经验是,建立一种新的思维习惯至少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他们需要有人来训练,最终拥有新的思想和生活框架。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不可或缺。母亲缺失,孩子很可能在处理亲密关系、痛苦和情感方面面临巨大的挣扎,从而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关系。父亲缺失,孩子可能面临情绪紊乱、自我价值以及身份认同失调。其他人或许可以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很多,但他们最终不是真正的父母。上帝喜欢藉着祂的灵通过地上的人行事。如果一个孩子缺失父母的爱,上帝是孤儿的父,但这不意味着父母可以不尽自己的责任,这反而更清楚表明父母责任的重大。

《境界》:中国现在有个流行词,叫“丧偶式育儿”,形容父亲缺失、母亲压力过大的情况。你对这些妈妈们有什么建议?

卡西:世界很多地区都是这样,妈妈们既做母亲又做父亲,因为爸爸放弃了他们应尽的责任。首先我们对于付出艰辛的妈妈理应表达敬意,其次,我们盼望能教导人们父亲角色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帮助妈妈尽最大可能让父亲也参与到养育过程中。如果爸爸仍然无法参与,她们就需要带领孩子接触好的父亲形象,从其他健康的男性形象那里获得建议、榜样和鼓励。如果孩子成长中缺乏父亲或健康的男性形象,他们未来的婚姻可能也会出问题。

E时代,孩子需要情商的培养

《境界》:在中国,另一端的情形可能和西方不同的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父母会参与,父母双方的父母也有很深的参与。有时父母甚至把养育孩子的主要责任交给老人。你怎么看这种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

卡西:只要我们清楚妈妈的亲密关系和爸爸的肯定是无可替代的,我支持三代同堂的家庭模式。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老人应该尊重父母的原则、价值观以及抚养和训练孩子的方式。由于老人时间充裕,可能有大量时间陪伴孩子,但这一切都要在孩子父母的指导之下。老人要放下自己,重新学习如何支持父母履行他们的责任。

《境界》:新生代从出生开始就与网络共生,你认为E世代对父母的教养提出了哪些具体挑战?

卡西:父母需要教导孩子如何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就像是家里的“第三者”,没人会希望这个第三者来掌控家庭生活,或者代替家里的某位成员。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家庭免于迷恋社交媒体,更要提防对媒体的错误使用,例如色情。

新科技和媒体对孩子最大的负面影响在于可能会阻碍他们情商的发展。除了信仰以外,情商或许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它决定孩子如何与人有效互动。情商不能从社交媒体上学到,只能通过与真实的人直接交流时学习。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情感表达,在情商培养中都非常重要。最后,如果父母不只教导孩子有节制地使用新技术,还能帮助他们了解新技术和新媒体也可以拓展神的国度,那就更好了。

《境界》:对于男孩和女孩,父亲在抚养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卡西:父亲所要做的事情大部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父亲要敏感孩子年龄和性别。比如,父亲要知道女孩的青春期通常比男孩来得早,因此女孩9岁以后,父亲要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要在外表上打击她们。在性别方面,女孩4岁以后,父亲就不要给她们洗澡了,她们可以学会自己洗澡。

另外,父亲在女孩5岁以后就应避免让孩子看见自己的裸体。这一点和男孩不同,男孩子可以通过父亲的身体找到自己的性别认同。同时,父亲要超级小心从第一天开始就不要不当触碰女孩子,到了女孩身体的发育期更要注意。对男孩而言,父亲则有责任教他们一些男孩应该习得的能力。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