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和祷告,是我六十年服侍的秘诀

喜乐和祷告,是我六十年服侍的秘诀

导读:世上最难的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做神的工。人会燃尽,因为烧的是灯芯而不是油,让我们慢慢失去喜乐、软弱无力。喜乐不是靠情绪维持的,它是一个立体多面的真实。在得知妻子患癌后,我身处千里之外,我来到神面前真实地流泪。服侍的本质不是我们为神成就了什么,而是神在我们身上成就了什么。

《境界》出品 推荐阅读 【灵性之路】

文 | 费兰度(Ajith Fernando)

播音 | 喜乐之子  后期 | Jack

扫码奉献,同作主工

2011年,我卸下了斯里兰卡青年归主协会全国总干事的职务,结束了长达三十五年的领袖生涯。然而我并没有移民,而是选择继续留在这个我深爱的机构中服侍。如今,我的主要任务是陪伴和辅导同工、牧者及年轻领袖。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内心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确信:若想在服侍的路上持续前行,真正的关键不是靠人的热情与能力,而是不断经历神的恩典。服侍的路上常常遭遇痛苦与失望,正是这份恩典,在漫长旅途中一点一滴地医治我们因挫折、失望与挣扎而受伤的生命。

生命要“保鲜”

“鲜活”是一种持续活在圣灵里、在圣灵中服侍的生命状态。这样的生命首先是一个看得见恩典的生命,能够辨识并珍惜神的同在、装备与带领。正如保罗所说:“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换句话说,服侍的本质不是我们为神成就了什么,而是神在我们身上成就了什么。这就是恩典的核心。

我们当然会为神的荣耀竭力服侍,力求卓越;但比起服侍的果效,我们生命中更深层、更首要的追求,是得着神。因为只有得着祂,我们才能不被耗尽、不被烧毁。真正鲜活的生命,不是源于我们能否在职场或服侍中最大程度发挥恩赐,尽管这也重要;也不是靠不断尝试新方法或追求刺激的冒险,虽然这些也有价值。而是源自我们与神之间那份活泼真实、不断加深的爱之关系。那是一种深深的惊喜:“我竟可以与万王之王说话”;那也是一种深深的感动:“祂竟乐意赐福给我”。正是这种爱的连结,使我们的服侍不止是责任的承担,更是与主同行的喜乐之旅。

第二,拥有鲜活生命的人,并非从未经历痛苦、失望和忧伤,但他们没有让这些负面情绪在心中扎根,也没有任由苦毒主宰自己的内心与人际关系。他们受过伤,但他们经历了神的安慰。

第三,鲜活的生命,是让神的爱不断在其中流动的生命。保罗说:“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浇灌”一词在英文中带有“倾泻”的意味,仿佛瀑布般将我们的心淹没,也冲走苦毒的根。

第四,服侍不是靠意志硬撑的任务,而是被神的爱充满之后自然涌流出的回应。我的朋友苏珊(Susan Perlman)是犹太归主协会的一位领袖,她说:“人会燃尽,是因为烧的是灯芯,而不是油。” 这句话一直深深提醒我:我们若只靠自己燃烧,迟早会耗尽;但我们若能接通神那取之不尽的爱之油,那份爱就会不断为我们注入动力,我们的生命因经历这爱而常常明亮、喜乐。

鲜活的生命往往带着感恩的心。保罗经历了极深的苦难,但他说:“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常”与“各处”两个词说明了,即使在痛苦之后,我们依然能找到感恩的理由。保罗不是用问题的镜片来看生命与服侍,而是带着一颗为能服侍神而感恩的心来看待一切。

喜乐使我们富足

事奉的路上,常常伴随着打击。大多数全职服侍的人,既没有丰厚的收入,也得不到世俗的荣耀。但如果我们心中有喜乐,就已经是富足的人了。喜乐让我们有力气面对试炼,也让我们能用光明的眼光看待人生。请留意,耶稣应许把祂的喜乐赐给门徒时,正是祂将要面对十字架的时刻——那是人类能经历的最深苦难。但即使在这样的时刻,喜乐仍与祂同在。

我曾听大卫(David Sitton)讲过他年轻时的一个故事。他是“向每个部落宣教”事工的创办人。有一次,一位90岁的老宣教士来到他们青年团契分享。他已经服侍了72年。站在讲台上,他反复说一句话:“我希望你们记住这一点,其他的都可以忘了,但这点千万别忘。”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青年人开始有些不耐烦。终于,他说出了那句他真正想讲的话:“主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喜乐若失去了,力量也就失去了。”说完这句话,他就坐下了。他引用的是《尼希米记》8章10节:“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喜乐是一种我们要主动去追求的属灵状态。

德国信心英雄慕勒(George Müller)曾在一次新年讲道中说:“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为主做工,或许都是我们眼中最重要的事;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深信最重要的是:无论如何,要确保你的心在主里面是喜乐的。”他说得再清楚不过:“其他的事可能都很紧急,甚至连主的工作也可能有迫切的呼召,但这种对喜乐的追求是至高无上的要务。你必须每天努力把这件事摆在首位。”这份喜乐常存心中,我们就能积极面对生活,鲜活的生命也不容易被磨光。神的恩典每天都是够用的,只要我们愿意靠近祂,就总能找到热情继续前行。

1970年代初,我在阿斯伯里神学院读书时遇到一位属灵长者朱利安博士(Julian C. McPheeters)。他当时已八十高龄,曾担任该校院长,晚年独自住在校园宿舍,因妻子早年离世。他四十多岁时曾罹患呼吸系统的疾病,医生嘱咐他要注意锻炼、保持体力。直到他八十几岁时,身体状况仍然好过我们这些年轻学生。最令人佩服的不是他的健康,而是他讲道时散发的活力。他讲道从不用麦克风,每次都能把整段经文倒背如流,字字句句清晰响亮。我常在心里想:如果我也能活到他那个年纪,愿我仍然有这样的热情与生命力。

后来我听一位曾和朱利安一起旅行的朋友说,朱利安有一个秘诀:每天早上,他都会一边起床一边喜乐地说出《诗篇》118篇24节:“这是耶和华所定的日子, 我们在其中要高兴欢喜!”他相信神掌管每一天,这种信念使他始终带着盼望,去迎接每一天的恩典和祝福。

神喜欢我

既然“主的喜乐”是我们在服侍中保持鲜活的关键,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服侍者看起来缺乏喜乐?有些人甚至常年活在愤怒、失望或疲惫之中。我们不能说他们不爱主,他们或许依然忠心地教导、探访,只是脸上的光彩慢慢退了,内心的火也渐渐熄了。

保罗大概比我们任何人都更了解痛苦和失望,但他写下最充满喜乐的书信《腓立比书》,正是在坐监的时候。他在狱中仍然写道:“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主的喜乐”到底是什么?主的喜乐,是一个立体多面的真实,它不是靠情绪维持的。

我想分享三个让我们可以真实活在主喜乐中的根基。第一,神爱我们。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被忘记的事实。神爱我们,爱得极深,甚至将祂的儿子赐给我们。人生中有太多破碎与否定,导致我们内心深处很难接受这点:神不只是容忍我们,不只是勉强使用我们,而是真真实实地爱我们。但说实话,在我的门徒训练里,发现这是很多人最难相信的一个真理。

第二,耶稣与我们同在。我们之所以能喜乐,不是因为人生总是一帆风顺,而是因为祂始终与我们在一起。祂的同在是最深的安慰和最实在的力量。人生的苦难没有少,但在最深的黑夜里我知道:祂在这里。我越来越明白,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心可以是破碎的,眼中可以有泪,但仍然可以拥有主的喜乐。那是一种从深处涌出来的确信:祂没有离开我。

我曾是洛桑世界福音运动委员会的成员,在那里认识了一位欧洲的牧者。有一次开会时,他刚从一场严重的心脏病发作中恢复过来。他说起一个细节,儿子问他:“爸爸,你在快要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神?”他停了一下,说:“我不确定我有没有想到神,但我唯一的盼望是,神一直在想着我。”这一句话,让我沉默许久。

2011年夏天,我前往北爱尔兰参加宣教大会。出发前不久,妻子内伦(Nelun)刚做了乳腺癌活检。医生说只是例行检查,不需要担心。可就在我讲道前的十五分钟,她打来电话说:结果出来了,是癌症。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种相当凶险的癌,但当时我没有时间处理这些情绪,只能把沉重的消息暂放一边,照常讲道。

当晚我一个人走到海滩上,在神面前独处,打开手机上的圣经软件,反复默想《诗篇》第46篇。那一晚,当我躺下准备入睡时,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下来。内伦一个人待在家中,正经历人生的风暴,而我却远在千里之外,不能陪在她身边。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是向神哭泣。不是绝望地抱怨,而是在祂面前真实地流泪。这位神不仅与我同在,也与妻子同在。

后来,内伦接受了手术、化疗、放疗,那段时间非常艰难。但感谢主,十多年过去了,她至今没有复发。我们知道,那些日子之所以能走过,是因为耶稣一直在我们身边。当时我常想到:“没有耶稣,我们会怎么样?”是祂在叹息中与我们同在,祂的同在与慈爱使我们的生命即便经历痛苦,仍然有深沉的甘甜,而不是被苦毒与绝望吞噬。

喜乐的第三个根基,是我们不但被神爱着,更是被祂喜欢着。在这个充满竞争、愤怒、急躁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从不同的方向感受到拒绝——来自朋友、家人、同事、长官、老师,甚至弟兄姊妹。这些拒绝让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被接纳。有时为了找回一点尊严,我们可能会做出不健康甚至错误的反应,变得愤怒、防卫、敏感、封闭。但圣经给我们一个令人震惊、也极其温暖的启示:神以我们为乐。

神不仅饶恕我们,不只是使用我们,祂也喜欢我们。《西番雅书》3章17节给我们一个非常动人的画面:“耶和华你的神是施行拯救、大有能力的主。他在你中间必因你欢欣喜乐, 默然爱你,且因你喜乐而欢呼。”“欢呼”原文含有“高声呼喊”“欣喜尖叫”的意思。神看我们,也会像我们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获胜一样欢喜尖叫。

被肯定,是医治被拒绝最好的良药。而神是我们人生中最真实、最重要的肯定者,因为祂喜欢我们。英国布道家摩根(G. Campbell Morgan)曾被视为他的时代最伟大的讲道者之一。年轻时他也曾遭遇打击。他申请牧职、试讲时表现不佳,结果被淘汰。他给父亲发了一封只写了一个词的电报:“被拒绝。”那天,他在日记中写道:“一切似乎都很黑暗,不过,祂知道什么是最好。”不久后,他收到父亲的回信,短短一句话,却意义深远:“在地上被拒绝,在天上被接纳。——爸爸。”那份来自天上的肯定,让摩根重新得力。他没有因为人的否定而放弃,而是继续走上传道之路,最终成为一代极有影响力的布道家。

我们也是一样。当我们知道神喜悦我们,因我们而欢呼,就会带出一种深沉、持久的喜乐。

60年每天坚持祷告

现代社会节奏飞快,带来的一个最具破坏性的影响,就是让我们反被生活奴役,不懂停下来,不懂休息,不懂陪伴家人,不懂服侍他人,也不懂花时间在神面前。如果我们无法停下脚步,与神相交,这已经暴露出一种属灵上的病态。要医治这种病,最有效的办法很简单,就是选择停下来,静下心。司布真曾说过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相信,当我们无法祷告时,正是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祷告的时候。如果你不能祷告,那就一直祷告,直到你能祷告。”

祷告,是现代人面对忙碌最好的解药之一。它能迫使我们慢下来,“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当身体、心灵因连番挑战而疲惫时,停下脚步、定睛仰望神,是我们得力的源头。

随着信仰的成长,我们祷告的焦点也会慢慢改变。我们会花更多时间为别人祷告。雅各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这可能是你我能做的最有力量的一件事。每次为他人代祷,就是爱从我们心中流向对方;同时,我们也在经历神的同在,而祂正是爱的源头。

当然,代祷不轻松。真正愿意关怀别人的人,会发现自己必须为他们常常花时间、倾注心力祷告。这是一项属灵的“重活”。代祷是一项耗神的服事,但它也极有价值。我们在祷告中为神放在我们心上的人付出、呼求、流泪,而每当我们祷告完毕,常会感到一股从神来的喜乐充满心中,爱也开始在我们里面运行、流动。

(费兰度牧师)

我得承认,我不是个特别有纪律的人。对我来说,维持规律的生活不是一件自然的事。但尽管有这个软弱,在过去六十年的服侍中,有一件事我始终尽力坚持,就是每天与神独处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看重?因为我深知,如果放弃这段时间,我就完了。我会失去盼望。不坚持每天向神祷告,是一件愚蠢到极点的事。有时候,祷告和读经不一定会带来什么温暖的感受,但我从不后悔这样做。我把与神独处的时间看作每天最重要的事。当然,我们不必把灵修变成律法。偶尔漏掉一次,神不会惩罚我们,但我们每天仍然会记得吃饭,同样,每天亲近神是属灵生命的呼吸。

因为神的恩典是保持鲜活生命的关键,我们就必须尽力除去那些拦阻恩典临到我们的东西。当我们偏离神的法则,我们其实就拦住了恩典的流通,那样我们只能靠自己去做属灵的工。

我年轻时读到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世上最难的事,就是靠自己的力量去做神的工作。”属灵的服事若是靠人硬撑,不仅会耗尽我们,也会让我们慢慢失去喜乐、软弱无力。而这份喜乐,正是维持鲜活服侍与生命力的关键。

我在青年归主协会这个属灵大家庭已经六十年了。最初十年是义工,后来成了全职同工。就是在这个群体中,我慢慢学习到有效服侍的秘诀。现在我已经77岁,但我依然可以说:我对服侍仍然充满热情。我知道自己走过不少弯路,也常常达不到神呼召我的那个标准。有时我会被自己内心的挣扎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我感谢主,祂的恩典总是够用。哪怕我只是个软弱的仆人,祂也能扶持,也愿意使用。神的恩典,足以面对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祂每天赐下新的恩典,让我们有力量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场硬仗。

(本文摘编自《Joyful Perseverance: Staying Fresh through the Ups and Downs of Ministry》,Ajith Fernando,Crossway 2024年8月出版,内容有删改,大小标题为《境界》所加)

片尾曲:麦子音乐《你从未离开》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