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尔:呼吸在战火中,我们不是虚构的存在

蒙特尔:呼吸在战火中,我们不是虚构的存在

导读:近日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冲突双方与观众似乎都忘记了有一群基督徒在炮火中:我们要留在这片土地上,忠实地见证从我们的“伯利恒小镇”向世界发出的爱和恩典的信息。在那丑陋的隔离墙的后面,有一个空的坟墓。

《境界》独立出品【热点】

文|致真

播音|无名   后期|星星

扫码奉献,同做主工

编者按:蒙特尔·以撒(Munther Isaac),出生在伯利恒的巴勒斯坦人,威斯敏斯特神学院宗教-圣经研究硕士,牛津宣教研究中心(OCMS)博士,伯利恒圣经学院的教务长,伯利恒圣诞信义宗教会牧师,基督在检查点(Christ at the Checkpoint)事工主任,和解组织穆沙拉哈(Musalaha)董事会成员。  

近日,巴以紧张局势愈演愈烈,暴力以不同形式在两地蔓延。一名居住在遭受袭击的加沙地带的伯利恒圣经学院研究生写道:“情况既困难又可怕。我们不再知道火箭要去哪里或从哪里来。再也没有安全之地;每条街,每幢楼,每一户人家都暴露在外。许多基督徒的房屋都受到了爆炸的影响。我们因恐惧不能入睡。自从这一切发生以来,我的孩子们一直睡不好。然而,我相信耶稣的保护,所以请为我们祈祷。”

而多年来呼吁世界聆听巴勒斯坦基督徒声音的巴勒斯坦牧师蒙特尔·以撒(Munther Isaac),也对此次冲突的升级非常关切。蒙特尔写道:“对我们巴勒斯坦人来说,我们不仅记得Nakba(阿拉伯语“灾难”的意思);我们每天继续过着Nakba的生活。我们仍然受到压迫,流离失所,被非人化。伊斯兰激进组织哈马斯在2007年控制了加沙地带。从那时起,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空中、陆上和海上封锁,有效地将其与世界其他地区隔离开来。今天的加沙几乎完全与世界隔绝。” 

蒙特尔牧师

人们经常惊讶于巴勒斯坦有基督徒

对于在巴勒斯坦长大的蒙特尔来说,战争和冲突并不陌生。1979年,蒙特尔出生在伯利恒。当人们来自世界各地听说他来自伯利恒,他们的回应常带着兴奋的心情,因为那是耶稣出生的地方。但对蒙特尔和他那一代的大多数伯利恒人来说,耶稣离他们很遥远。“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和少年的时候,我们没有一觉醒来就想到我们生活在耶稣所走过的土地上是多么幸运。事实上,我不记得我的父母曾经带我去参观过主诞堂(纪念耶稣诞生的教堂)。”

蒙特尔记得他第一次参观主诞堂,是在他住在美国的阿姨来拜访他们一家的时候。“在描述我们对现实的感受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被祝福的’。在伯利恒长大充满了挑战,因为我们的过去和现在是由以色列对我们土地的军事占领所界定的。我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爆发了。这些年来,即使不是每天,也是每周都有示威游行、军事宵禁、罢工和街头游行。”

蒙特尔的信仰之旅从10岁开始。那时,他参加了伯利恒一个教会组织的夏令营,在那里他对耶稣有了认识。11岁时,他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在那些日子里,伊拉克用导弹攻击以色列,当以色列的警报响起时,就连我们巴勒斯坦人也躲进了家家户户都准备好的特殊房间里。和平进程和《奥斯陆协议》提供了一些希望,在6至7年的时间里,有了相对的和平。总体而言,人们对形势将很快好转抱有强烈的乐观情绪。可是这一切都在2000年结束,当时爆发了第二次巴勒斯坦起义。”

2002年,从4月2日至5月10日法塔赫组织的武装人员与以色列国防军在伯利恒的主诞堂发生拉锯战。蒙特尔目睹了以色列军队对主诞堂长达40天的围攻。“总的来说,我们看到所有关于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希望和梦想都被街头的空袭和坦克粉碎、摧毁。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决定放弃我的工程学位,转而学习神学。”

外面的世界忽视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存在,这些年也促使他积极呼吁世界能够听到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声音。“我是一个阿拉伯巴勒斯坦基督徒。对许多人来说,既是基督徒又是阿拉伯人(更不用说巴勒斯坦人了)是一种矛盾修饰法。”过去有很多次,当他向一个西方基督徒介绍自己时,别人会问他是什么时候信主的?他们假设,作为一个阿拉伯人,他一定是穆斯林。“事实上,阿拉伯基督教早于伊斯兰教。第一个教会在耶路撒冷,主要由一世纪的犹太人组成,他们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从那时起,这片土地上就一直有基督徒的存在。然而,人们经常惊讶于在巴勒斯坦有基督徒。”

蒙特尔清楚这样一个事实:在这片土地上,巴勒斯坦人处于两个现实之中。有些是以色列国的一部分,大多数生活在加利利地区,有些由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管理,但实际上是在以色列的占领下。“大约480万巴勒斯坦人,包括大约4.6万巴勒斯坦基督徒,生活在巴勒斯坦政府和以色列军事占领的双重现实下。”

然而,基督徒存在于巴勒斯坦的事实,似乎被许多人忽略了。“许多基督徒对圣经之地的历史都有一种浪漫化的形象。当许多基督徒想到圣经中的土地时,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圣经中提到的流行城市,比如耶路撒冷、拿撒勒和伯利恒。同时,犹太人被理解为这些地方的‘圣经’人。作为巴勒斯坦人,我们是隐形的。我们并不存在,至少在许多基督徒看来是这样。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巴勒斯坦人的耶路撒冷。

当我们以巴勒斯坦人和巴勒斯坦基督徒的身份说话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质疑。我们被称为‘虚构’的,许多基督教领袖在试图支持以色列时,坚持认为没有巴勒斯坦人或社会这回事。甚至我们作为巴勒斯坦基督徒的观点也被怀疑了。”

他们想展示立场,想要被倾听。为此,2010年,伯利恒圣经学院开始组织两年一次的名为“基督在检查点”(Christ at the Checkpoint)的会议,这个活动自2012年第二次举行以来一直由蒙特尔主持。蒙特尔表示:“我们想利用我们的福音平台,在这个存在的问题上与福音派教会接触。我们的使命是‘挑战福音派,通过实践耶稣在神的国度的教导,来帮助解决以色列/巴勒斯坦的冲突。’”

耶稣站在隔离墙前会说什么?

在实际的参与和解的过程中,蒙特尔认为最主要的障碍是隔在他们中间的一堵墙。“事实上,今天在圣地的地面上有两个现实,我将称之为‘墙的两面’。”他提到,今天包围大多数巴勒斯坦(西岸)城市的隔离墙是一堵25英尺高的墙,主要由电子围栏和部分混凝土墙组成,限制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领土。90%的隔离墙建在西岸领土上,因此消耗了更多分给巴勒斯坦人的有限土地。

蒙特尔说:“隔离墙造成了西岸分裂的局面,使我们今天作为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主要局限在我们的城市内。它还造成巴勒斯坦社会的破裂,使生活几乎无法忍受。隔离墙导致巴勒斯坦人的失业率急剧上升。”

伯利恒:圣诞之城

蒙特尔也谈到,如果不是因为耶稣诞生在伯利恒,大多数到访圣地的朝圣者甚至不会意识到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存在。“大多数来到伯利恒的朝圣者认为他们是在以色列,不知道巴勒斯坦自治的存在,也不知道这里的人们称这片土地为巴勒斯坦。就好像我们真的不存在一样。”

这堵墙的存在,也带来了恐惧。“墙壁传达恐惧,它传达的信息是,墙后的人是可怕的,而不是值得信任的。从长远来看,这堵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当我们彼此不参与时,我们将永远无法彼此人性化。”

“爸爸,他们为什么让我们停车,还让另一辆车过去?”当以色列士兵在蒙特尔一家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把他们又送回检查点时,蒙特尔七岁的儿子问了他这个问题。“我该如何告诉孩子,我们需要通行证才能进入耶路撒冷,而以色列定居者却不需要?”

墙、定居点和检查点成了蒙特尔的日常体验。在一段的神学反思后,他想到:“如果耶稣今天站在墙前,他会说什么或做什么?如果今天他在检查点毫无意义地站上五、六个小时,他会说什么或做什么?他会向试图越过边界的巴勒斯坦人和阻止他们的以色列士兵传达什么信息呢?还有更多,总之,墙是用来分隔和分离的。”

蒙特尔想到了每年造访圣地的数百万朝圣者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多在墙的另一边待两到三个小时。他们到巴勒斯坦只是为了参观伯利恒的主诞堂。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主诞堂不在我们这一边,这些朝圣者甚至不会来到我们这一边。伯利恒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和更实惠的酒店。对大多数朝圣者来说,圣地是一个大型的仙境。他们来这里只是为了行走在耶稣行走的地方,享受加利利海的乘船之旅,参观著名的景点。”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未来的神职人员来这里参观考察,学习圣经考古学和犹太历史,却几乎没有接触过巴勒斯坦人的故事。”

“巴勒斯坦人都是恐怖分子。”这些年来,蒙特尔从基督教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那里反复听到过这样的话。对巴勒斯坦人的这种态度也反映在许多善意的基督徒中,他们希望对巴勒斯坦人“公平”。但蒙特尔难过地说:“他们可能会正面评价巴勒斯坦人,但对他们来说,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不是一类人。这种边缘化的态度变得不人道,甚至妖魔化,并被用来制造恐惧。今天,我们很容易把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描绘成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战斗和团结对抗的敌人。世界分为‘善’与‘恶’。在这里,善代表犹太-基督教传统,而恶代表伊斯兰教。这就是为什么许多西方人认为巴勒斯坦冲突是宗教冲突的原因。”

可悲的是,恐惧继续影响着人们对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的普遍看法。“如今,许多前往‘圣地’的朝圣者都因‘安全’原因而被劝阻不通过检查点到达隔离墙的另一边访问伯利恒。以色列旅行社和教会领袖还告诉他们,不要相信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社区时要管好自己的钱包。”

这种认为阿拉伯人和墙的另一边是危险的看法后来变成了现实,并塑造了游客和朝圣者的行为。“访问过我们的人都知道巴勒斯坦人是多么热情好客。如果你走在伯利恒的街道上,你可能会来到一个巴勒斯坦家庭,讨论食物、宗教和政治。没什么好怕的。”

蒙特尔也想纠正人们的一种错误看法,就是今天对巴勒斯坦占领的抵抗经常被西方误认为是反犹太主义。“我不能否认,今天巴勒斯坦人的一些言论确实是反犹的,例如,通过传播关于犹太人的阴谋论,把犹太人等同于动物。这是可耻的,我完全拒绝这种言论。但与此同时,将所有巴勒斯坦人的抵抗和和解之声粉饰为反犹太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谁是我的邻舍?

作为阿拉伯人,巴勒斯坦人,基督徒,蒙特尔认为,他身份的每一个元素都清楚地标志着他和其他群体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当我们的不同身份被设定为与他人对立时,就会制造更多的分裂和敌意。通过这些标签,我们构筑了隔离的屏障,使我们无法将彼此视为邻居。”

令蒙特尔心痛的是,在基督教语境中,许多人把今天的犹太人简单粗暴地等同于圣经中的以色列人,把今天的巴勒斯坦人等同于迦南人或非利士人。他们认为犹太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而阿拉伯人则是以实玛利的后裔。“把身份强加于人不是正确的方法,也没有一点帮助。我们不能通过做这些等式来解决冲突。对基督徒来说,耶稣清楚地表明,最大的诫命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要爱邻如己。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解读耶稣的这一不朽的主张,即爱上帝和爱邻居同样重要,我们需要以诚实的方式审视自己:我们爱邻舍就像爱自己一样吗?谁是我的邻居?”

“谁是我的邻舍?”这个问题与今天的所有情境都息息相关。蒙特尔在查考这句话时得到了很深的提醒。“律法师假设有些人不被认为是邻舍。律法师是在问耶稣:‘我在哪里给自己画圈呢?谁在里面,我就一定会爱他们;谁在外面,这样我就没有义务去爱他们了。”

蒙特尔指出,律法师的问题反映了一种典型的宗派心态,这种心态将一个人的世界划分为“我们”和“他们”。“我们的世界,特别是中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代表这种心态。可悲的是,我们已经掌握了将人们划分为‘我们’和‘他们’的艺术。这种思维方式首先根据宗教、教派、意识形态、国籍或种族划清界限,将我们彼此区分开来。然后,我们与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分开,拒绝与‘他者’接触。这导致拒绝他们,我们准备去人性化,甚至妖魔化对方。最后,我们为杀人找理由并辩护。”

蒙特尔在总结“谁是我的邻舍?”的问题时说:“耶稣挑战我们要把所有的人都当作邻居来对待——既不丧失我们的基督教特色,也不妥协我们对基督福音的承诺。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我确信,除非我们开始打破我们与不同人之间的障碍;除非基督徒打破他们与其他信仰的人之间的障碍,把他们视为邻居。保护他们,爱护他们,拯救他们,否则,我们将无法有效地作见证。”

蒙特尔所在的巴勒斯坦契机(Kairos Palestine)组织于2009年12月在伯利恒发布的《巴勒斯坦契机文件》(Kairos Palestine document)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巴勒斯坦契机文件教给我的是,作为基督徒,我们最大的挑战不是打败我们的敌人,而是把他们变成朋友。基督徒对压迫的反应不是报复,也不是中立。相反,它是用善来挑战邪恶和不公。它是选择在别人身上,甚至在我们的敌人身上看到上帝的形象。这一爱的逻辑试图调动他人的人性,并将敌人转变为朋友。这是基督徒的终极使命。”

当蒙特尔愿意去服事那些与他不同群体的人时,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一面。他始终记得他在一次会议上,和一个从乌克兰搬来的乌克兰犹太人的对话。在整个会议期间,他不断问蒙特尔如何理解这场冲突的问题。

蒙特尔回忆当时的情形说:“会议的最后一晚,他要求与我私下交谈,我以为他还有更多问题。相反,他开始和我分享他的故事,特别是他在加沙战争期间作为一名坦克驾驶员的经历。他分享了他看到的困惑,以及在用坦克碾过一个又一个难民的家,一次推倒一堵墙,一幢房子时所感受到的困惑。”

这位以色列士兵分享他的经历时,最后像婴儿一样哭了起来,恳求蒙特尔原谅他的所作所为。蒙特尔回忆说:“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除了拥抱他,告诉他我原谅了他,上帝看到了他的痛苦和他的心。那天我意识到占领让我们都成了受害者。”

做一个基督徒就是希望

在巴勒斯坦,生活在希望中并不是一种容易的选择,尤其是考虑到巴勒斯坦人经常遇到的限制和困难。简而言之,被占领下的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质量并不好。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行动受限、缺乏机会、控制的水资源、令人沮丧的经济现实、高失业率以及犹太人和穆斯林中日益增长的宗教极端主义。

对自由的限制给巴勒斯坦人又增添了一个痛苦的现实。“当人们习惯于在检查点毫无意义地等待四五个小时时,人们更容易陷入绝望。当军队铲平你的农场,将你在土地上种植的数千棵树连根拔起时,你更容易感到绝望。看到一个又一个家庭因为无法为他们的配偶获得签证而被迫离开巴勒斯坦是如此令人沮丧。有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家庭陷入这种困境。”

巴勒斯坦基督徒的处境也异常艰难。“除了丰厚的薪水,我们还会给你一辆车和一套漂亮的公寓。”这是西方教会向蒙特尔伸来的橄榄枝,一个诱人的提议。他回忆说:“离开巴勒斯坦,冒险到加拿大去牧养一个阿拉伯会众,这是一种新的体验,那里没有检查点,没有围墙,也没有冲突。当时我还是单身,移居国外可能更有意义。我接受这一提议与许多离开这片土地去寻找更好机会和生活在一个他们将受到尊严对待的地方的巴勒斯坦年轻人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对我个人来说,这从来都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我一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呼召,要留在这里,甚至为这里服务。”

蒙特尔还说:“像今天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巴勒斯坦基督徒一样,我们不能轻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在我们的传统开始的地方,继续保持着基督徒的两千年的存在。我们感到历史的重担压在我们身上,我们要坚持下去,留在这片土地上,忠实地见证从我们的‘伯利恒小镇’向世界发出的爱和恩典的信息。”

作为一名牧师,蒙特尔几乎每个月或每个星期都在与考虑移民的年轻人交谈。“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试图说服人们去做似乎不合人类标准的事情——留在一个切断你生活的地方。从人类福利、幸福和繁荣的角度来看,人们干脆离开会更有意义。在墙后,希望是可能的吗?当隔离墙仍然存在以遏制和切断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时,我们能否想象隔离墙后的新现实?我们能在这个破碎的世界中找到希望吗?来自圣经的答案是响亮的‘是’。”

蒙特尔一家

当人们在伯利恒拜访,看到困难的情况和隔离墙时,他们会问蒙特尔:“你如何找到希望?”蒙特尔给出的回答是:“对我来说,做一个基督徒就是希望。在基督教传统中,有无数的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天认识希望的迹象和来源,即使是在极端的困难中。今天在巴勒斯坦,我有希望。我之所以有希望,是因为我相信复活的上帝。”

当被问及希望时,蒙特尔总是指着耶路撒冷回答。“在那丑陋的隔离墙的后面,有一个空的坟墓,它提醒我们,生命将战胜死亡,光明将战胜黑暗,爱将战胜仇恨。空墓是我们今天给我们希望的预言。这不仅仅是一厢情愿或积极的想法。复活是真的,所以我们的希望也是真的。因为墓空了,我们才有希望。”

“耶稣是一个伯利恒人,他挑战我们要视他人为邻居,爱人如己。耶稣来到我们这一边,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对于巴勒斯坦人,以及世界各地数百万受压迫和被忽视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蒙特尔坚信有好消息的存在,希望就不会幻灭。 

 本文成文参考了《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一书,以及Bethlehem Bible College、Sojourners、Kairos Palestine等网络资源,在此一并致谢。

片尾曲:新心音乐《十架的呼唤》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