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拥有有史以来最肤浅的教会,却自满得令人惊愕。我们以为年轻人在拒绝基督,其实他们可能在拒绝我们将基督呈现的包装!这是破碎的一代,先要医治创伤破除捆绑,找回跟随耶稣的热情。作真诚、破碎、勇敢的门徒,进入真实的后现代世界。
《境界》推荐阅读【经典回顾】
文丨曾金发
播音丨Luke 后期丨琦琼
曾金发牧师简介:毕业于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担任新加坡圣约播道会主任牧师25年,致力于门徒训练,目前为领袖导师。
有人曾说,世界吸引的人数众多,原因在于它善于说谎,而教会吸引的人很少,原因在于教会不善于说实话。我可以真诚地和你分享一些东西吗?教会正在衰退。而且,这种情形出现在全球史上最关键的时刻!
我们身处有史以来最肤浅的教会?
最近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突出了牧师们所处的危机状态: 牧师的离婚率在咨询师和辅导工作者中排名第3;三分之一的牧师在任职后的头五年内考虑过离职,实际上,这些人中有60%确实离开了事工,身心疲惫是头号原因。
英国的情况看上去也不太乐观。在过去十年中,基督教一直在急剧走下坡路,选择自称基督徒的人数下降了四百万以上。2012年有1/4人口声称自己没有信仰,这个数字约是2001年的两倍。讽刺的是,英格兰圣公会却说:令人高兴的是,大多数英国人仍是基督徒!
请原谅我这样坦率。我觉得在这样一个面临着迫切需要的时刻做出这种反应,未免显得过于自满了。领袖的首要任务是要看到这个迫切的需要!问题不在于有多少基督徒?决定性问题乃在于教会在训练出什么样的基督徒?
一代人所忽视的东西,会遭到下一代人的拒绝。除非我们扭转局面,否则我们不仅会节节败退,还会危及下一代。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对教会感到失望,日渐退出教会。研究表明,大约70%的美国青少年在18~22岁离开教会,80%在教会长大的人最终会在29岁时退出教会。随着他们的流失,未来的教会领袖、宣教士和牧师人数会大幅减少,教会会落入极度穷困的光景中。
在《一代人的争战》一书中,罗恩·哈特克瑞福说:为何这么多年轻人忽视耶稣所赐予的爱和生命?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在用一些极其令人厌烦的包装方式,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成果”呈现出来?很多时候,我们期待着通过某些方法将某个青少年吸引到主面前,然而在他看来,这些方法很可能陈旧落后、单调沉闷且与自己的文化毫不相干。然后,我们将他的冷漠解释为他在弃绝基督,实际上,他可能是在拒绝我们将基督呈现出来的那个包装。
当然,在某些方面教会在前进,日益增长的超大型教会就是明证。世界上有强而有力且充满活力的教会,我们为此感谢主。然而,与每一个超大型教会相对应的,是许多软弱无力且步履维艰的教会。此外,超大型教会只是少数。可悲的是,许多地方的教会正如谚语所说:虽有一英里宽,却只有一英寸深(甚至连超大型教会也是如此)。我们已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悲哀,因为我们虽然拥有历史上最大的教会,却也拥有有史以来最肤浅的教会。
信徒长期处于属灵婴孩状态,这是教会的常态。许多基督徒的特征是肤浅、属肉体,在灵命上没有长大成熟,更不用说倍增了。更糟糕的是,许多所谓的基督徒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选择无异于世人,尤其是从合乎圣经的门徒训练和灵命的深度来看,教会正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那种自满的态度着实令人惊愕。“你们要往普天下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这是耶稣赐给教会的核心使命,但今日教会的焦点已从使人成为门徒转移到了仅仅领人信主。教会在努力培养有灵命深度的门徒方面岌岌可危。会众多是三分钟热度、热衷尝鲜和属灵消费者,鲜少有人是门徒和门徒训练者。
做付代价的门徒,核心是跟随耶稣
基督最初赐下大使命,不是将它当成一个建议,而是将它当成一个命令!成为门徒是针对每个信徒的,许多人正在回归精心门训这个基要真理,而这种门徒训练所产生的灵命深度和智慧可以克服教会中普遍存在的肤浅现象。
建立门徒训练的教会,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做礼拜的人数,乃是为着使教会成圣,以完成神国度的计划。当然,人数很重要,人数没有增加也不是什么属灵的事。尽管如此,规模不是衡量门徒训练教会之成败的主要标准。华理克恰当地指出,教会日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不在于教会的增长,而是教会的健康。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追求成熟,而不是开展事工或推广事工。
当耶稣对衪的门徒说“你跟从我”时,听到的人绝对明白这句话在他们所处年代的那种学徒文化背景下的含义。这是耶稣向他们个人发出的邀请,请他们作衪的学徒。作这种门徒是很激进的,因它属于一份特殊的邀请,与祂同享生命。这其中蕴含着一份独特的呼召,要求他们活出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
圣经中所说的“成为门徒”包括“计算代价”,以及愿意为此付出代价。这就是作激进的门徒。“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6-27)耶稣告诉其跟从者,跟从衪的代价将会很高,“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9:62)
我们若不接受成为门徒是很激进的事实,就无法完全明白成为基督门徒的意义。一切都扎根于此:基督在门徒生命的各个领域中皆拥有绝对的主权。在《作单纯的门徒:叛逆世界中的激进基督教》一书中,李尔·甘普写到:拿撒勒人耶稣总是要求门徒跟从衪——不只是接受衪,不单单是相信衪,不仅仅是敬拜祂,而是跟从祂:要么跟从基督,要么不跟从祂。在这个信仰中,无论是在哪个领域,无论是在哪件事情或哪个策略上,我们都不可将基督的主权排除在外。我们可以让衪作万主之主,或拒绝衪作任何领域的主。
跟从耶稣首先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份热情。它根植于对神的热情。成为门徒所关乎的是一种热情,我们一定要寻回对神的这种热情!有人曾说:基督教作为一种热情开始于巴勒斯坦;传至希腊,就成了一种哲学;传至罗马,就成为了一种习俗;传至欧洲,就变为了一种文化;然后到了美国,就变成了一种事业。
这种热情正是促进灵命倍增的动力之所在。早期教会明白了,成为门徒首先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份热情;那时,他们的生命中流露出某样动人的东西,某样震撼人心的东西,某样鲜活的东西。对于早期教会,跟从耶稣是一切的核心。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就是重获这种热情和定位,然后出去改变世界。
你是什么人,就会带出什么人
基督的门徒必须做出选择:是让世界主导他的人生,还是让神的话语主导他的人生。章伯斯十分巧妙地说道:衡量属灵生命的标准不是狂热,而是顺服。顺服始终先于工作。
作激进门徒的呼召,首先是一个要爱神且住在祂里面的呼召。我们惟有在爱中顺从神,才能获得神的资源和能力,然后靠着圣灵成就神的旨意,使神得荣耀。作激进门徒所关乎的,是完全顺从。这就是圣经中的策略:为着改变世界这个使命,一心一意服从一位主人!早期的门徒们理解这一点,对他们而言,成为门徒首先是个人与耶稣的关系,即将衪当作他们起初的爱以及生命的主宰。
今天门徒训练所面临的危机是成果的危机。成果是最终检验门徒训练是否有效的试金石,所以我们必须明白,若我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训练什么样的门徒,有效的门徒训练就会大打折扣。论及门徒训练,重点不在于我们是否在训练门徒,而是神召唤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门徒;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门徒?我们属于哪一类人,就会带出那一类人。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我们要尽力将别人训练好,也在于门徒训练者自身要成为对的人。一旦门徒训练者自己成为对的人,事情就好办了。真正的门徒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以真诚的心敬拜神,在破碎中与神同行,以勇敢的心为神服务。真诚、破碎、勇敢。还可以补充一点:倍增,他的生命能影响人,带出新门徒。
有一种错误的假设,已成为人成为门徒的极大妨碍,也对灵命的成熟造成严重影响。这一错误假设就是:真理会改变生命。真理不会改变生命,在教导门徒时我常常提到这一点,但在此我必须再次重申:真理不会改变生命。惟有应用出来的真理才会改变我们的生命!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单单欣赏、积累和阐述圣经知识就会促成灵命成熟。对真理的应用是我们错失掉的关键。
正因如此,世界上最好的讲道不一定会产生门徒训练的教会。一些牧者错误地认为,我只要忠心传讲神的话语,教会就一定经历灵命的成长。当然,我相信释经有益,我在一个教会里专攻释经讲道已经超过二十五年。但我知道,讲道虽然很重要,却必须辅以精心设计的成长策略、有意义的门徒训练过程以及积极有力的门训环境。真理经过人的相信和应用之后,就会促成灵命的成熟。
大使命的本质不仅在于我们所当传播的资讯,也在于我们所当过的生活方式。基督赐下大使命,主要不是要我们将它当作纯粹的话语来聆听,而是要我们将它当作行为准则来活出来。
进入真实的现实世界
门徒训练这个呼召是给世世代代信徒的,而且,门训的基本要道在任何世代都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要行之有效,每一代都必须寻求理解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后现代世界为当今的门徒训练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随着社会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变化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必须认真地诠释我们的世界,并调整我们的方法,使之与时俱进、卓有成效。
在二十一世纪,要使门徒训练卓有成效,我们至少需要在模式上做出七大转变:
第一,从属灵劝勉转变为属灵指导。现在很多带领者都以单纯的劝勉为中心,“你必须做这做那”的清单比比皆是,但却缺乏属灵指导。在操练属灵指导这门艺术的过程中,我发现在门徒训练时有必要做圣经辅导——需要医治过去的创伤,需要获得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源于我们在基督里的身份),需要破除来自过去的捆绑。现在这一代人是破碎的一代,因为他们背负着太多的包袱。我们需要敬虔的属灵指导,在这方面,我发现尼尔·安德森的书,例如《胜过黑暗》《击开捆锁》,既切合主题,又助益良多。
第二,从单层次的门徒训练转变为多层次的门徒训练。教会的门徒形形色色,层出不穷,且来自各行各业,比在福音机构里接触到的更多样。无疑,针对他们进行的门徒训练应该存在差异,例如对一位大学生和对一位育有三名子女的母亲所进行的门徒训练绝不相同。许多教会发现有必要以教会细胞小组生活为门徒训练的方法。细胞小组不是以教会为本的门徒训练的唯一方法,然而,它仍是教会多层次门徒训练计划中的出色部分。
第三,从以计划为导向的门徒训练转变为以人为导向的门徒训练。领袖在考虑门训时通常担忧的是:我们需要包括哪些内容?但是在21世纪,有效的门徒训练从一开始就要问“你是谁?”而不是问“我们需要教什么内容?”门徒训练应以人为导向,而不是以计划为导向。课程大纲取决于门徒的需要——感觉需要和真实需要。这与我们日益重视个人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和独特性这一点相吻合。门训不仅要有针对众人的通用计划,也要有针对个人的定向计划。门徒越年轻,训练计划就越系统化;门徒越成熟,训练计划就越要量身定做。
第四,从课堂的门徒训练转变为现实世界的门徒训练。城市背景中的现实世界令人眼花缭乱,至少对那些尚未学会走出基督徒聚居区、进入年轻信徒生活的真实世界的带领者而言是如此。当代门徒倾向于将自己的生活加以分割,课堂上教导的内容会留在课堂里,教会教导的东西会留在教会里。除非我们刻意、努力地将所学内容融入和应用于现实,否则,就不会有任何事情发生。现实世界的门徒训练的一个例子,就是训练门徒如何把握人生转折点。在他人生的每一站,我们会培养他,使他在学校、职场、家庭和基督徒事工中卓有成效。
第四,从表面的遵从转变为价值观的改变。当代人成为门徒的烦恼在于表面遵守基督徒行为准则,而非内在价值观的彻底转变。要行之有效,就必须有一种反文化的世界观出现。门徒训练计划一结束,受训者很容易就回到往常的生活。这要求我们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单单完成一些预先设计好的材料,并不足以将一个人训练成门徒,我们需要理解及应用基本的生命原则。
第五,从神学内容转变为神学思考。多数的门训计划主要建基于事实知识(即你知道什么),有些建基于技能知识(即知道如何做);但着重于原理知识(即知道为何)的却寥寥无几。我们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通常,我们将神学当作门徒需要知道和相信的内容来教导,很少努力教导人进行神学思考——帮助门徒整理他们对神的想法。我们需要培养思考型基督徒。
第六,从事工管理转变为生命管理。今天,许多的门训计划重点在于培养事工技能,主要焦点在于事工。甚至连我们教导研经技巧的目的也在于培养人成为查经班领袖,好让他能推动事工的发展。对于21世纪的门训,我们必须更新我们的呼召,进入生命管理的层面。城市的门徒都很忙碌,若未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便无法管理好自己的事工;若不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生命,便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一旦门训聚焦于生命管理,而不只是事工管理,人就会得到服事和督导,而不只是被管理。思考型门徒已接受这种教导:他必须对自己的生命做一番评估,并谨慎地生活。因此,心灵关顾的艺术在当今门徒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 总之一句话,我们必须迎向时代,扎根磐石。
(本文摘编自曾金发《某确类:以精心门训重新定义事工成败》一书,内容有删改,大小标题均为《境界》编者所加。)
片尾曲:Brenton Brown《all who are thirsty》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