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在凡尔赛宫大婚的消息再次激动父母们把孩子送去才艺培训班。郎朗曾对郎爸说“我恨你,我恨钢琴,只要我活着就永远不再碰钢琴”。父母用自己未经反思的价值观给孩子设定了清单式的童年,告诉孩子只有达到父母的标准,你的人生才有意义,否则你就不该存在。
《境界》独立出品【教育前线】
文丨Xi la
播音 | 芬芳
6月2日,郎朗在网上晒出婚纱照,公布大婚喜讯“我找到我的爱丽丝啦,她是吉娜·爱丽丝”。一对新人在法国凡尔赛宫举办的盛大婚宴立刻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在赞叹新娘子的美貌、两个人的门当户对之余,看着这场大咖云集的豪门婚礼,许多父母心中再次被激动,从一辅导孩子写作业就崩溃的挫败中奋起,想着如何在自家孩子身上复制朗朗的成功。
于是,藉着这场婚礼,郎朗艰难的成名史再次成为许多父母的励志读物,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暑假里走在送孩子去各种培训班的路上。
不练琴,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
在郎朗的成名之路上,可能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那位严厉的“郎爸”。“让儿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在郎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郎爸的梦想了。为此,郎爸辞去沈阳的工作带九岁的郎朗到北京学琴。父子生命中不堪回首的危机也正是在这一年发生了。
北京的音乐老师对郎朗总是不满意,甚至说郎朗根本没有弹琴的天分,要将他扫地出门。这对郎爸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已经破釜沉舟的他宁死也不愿放弃。在郎朗的回忆中,父亲再次增加了他的练琴时间,“你一定得像活不过明天那样地练琴。你必须练到每个人都能看到,没有人有理由拒绝你,你是第一名,永远会是第一名。”郎爸说。
看见儿子稍有松懈,郎爸便气急败坏地怒吼着:“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
郎朗的成功关系到他们一家三口活着的全部意义。于是,郎爸将30粒药丸放在郎朗手中,让郎朗要么吞药要么跳楼,总之若不成功,就是死路一条。多年以后,当媒体就这段往事问郎爸是否后悔时,郎爸坚定地摇了摇头——或许他认为那次绝境中的催逼是郎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
按照美国育儿专家、斯坦福大学教授朱莉(Julie Lythcott-Haims)的研究,郎爸属于典型的“过度参与”式父母,他们“认为孩子除非在自己的保护、控制、权衡每件事并在每个时刻都巨细无遗地引导之下,否则不会成功”。他们的孩子得到的是一个“清单式的童年”。
在一次Ted讲演中,朱莉说:“我们不仅仅想确保孩子的成绩和分数,还要得到更多的奖项和荣誉。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我们心中对完美的期望值。我们和每一位老师、校长、裁判争辩,好像自己就是孩子的看门人、私人管家、秘书或经纪人。当我们和自己最爱的孩子在一起时,我们花大量时间催促、诱导、暗示、协助、争论、唠叨,确保他们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搞砸了,不会将自己的大门向我们关闭。”
对于清单式的童年,我们并不陌生。“首先是没有时间玩,没有空闲,因为每一天都安排得很充实。每份作业、每次小考、每项活动,在我们的脑海中对孩子的未来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我们不用他们在家里帮忙,我们甚至允许他们有足够的睡眠,只要他们完成了清单上所规定的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但当孩子回家,我们第一时间问的总是他们的功课和成绩。他们从我们的脸上看到,如果他们拿到A就是有价值的,这时我们就会走到他们身边,给予表扬。我们训练孩子就好像训练马戏团里的小狗一样,日复一日哄着它们跳得更高。”
谁都清楚,孩子一时的兴趣无法让他们熬过成功所必须的单调、枯燥、重复的练习。意志力是影响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郎爸强大的意志力对郎朗的坚持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另一位青年华人钢琴家李云迪背后也站着一位严厉的妈妈。其实早在当年的《傅雷家书》中,人们就可以看到为了培养出一个钢琴家傅聪,需要父亲多么严厉。如果我们觉得掌握了成功的秘诀,就默默地抄起鞋底,在这个暑假里摆出一副虎妈狼爸的架势,站在贪玩的三岁孩子身后,不如继续了解事情的另一面。
30粒药丸与孩子的清单式童年
美国田纳西州大学2011年对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父母的过度参与和焦虑、抑郁之间有正向关系。这一调查结果和洛杉矶一家心理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研究者发现年轻人患焦虑和抑郁的比例与他们曾经接受的“禁闭式”教育密切相关。
不仅如此,当父母根据孩子的表现将好恶写在自己脸上,这不仅是告诉孩子他们的价值与成功和听话紧紧捆绑在一起,而且他们是否能得到、配得到父母的爱也与他们的表现息息相关。孩子完全无力抵挡和过滤父母的价值观,他们从父母身上习得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最终,父母成功地让孩子接受:父母眼中重要的事就是他们唯一值得关注的,他们不知道除此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可以追求。
在郎朗的回忆中,父亲发疯似的逼迫几乎让他失去继续弹琴的兴趣。“我恨我的手。我恨你。我恨钢琴。如果不是钢琴,这些事都不会发生!钢琴让你发疯。钢琴让你想要杀死我!我恨这一切!……我再也不会练琴了。只要我活着,我就永远不会再碰钢琴。……一想到练琴,我就想到父亲那次粗暴的行为。而且,弹琴会让父亲感到很高兴。但我想要折磨他。”郎朗如此说。
至今没有媒体报道过郎朗的爱情观,但郎爸的择偶标准早已广为人知——“找有权势的吧,总有没落的时候;找有钱的,郎朗的钱够花,而且我们是艺术家,注重精神的享受;找皇家的还不错,我们和查尔斯王子关系好,可他没女儿……”郎爸不是表演小品,而是很认真地觉得权势和财富在他眼中只是最基本的标配,配得上郎朗的只有公主。不知道新娘子作为一位德韩混血钢琴家,是怎么过郎爸这一关的。婚姻在凡尔赛宫举行,没有地方比王宫更适合王子与公主成婚了。
不过按照郎爸的逻辑,另一半即使达标了也埋藏着危机,结婚时的门当户对不能保证两人一生都旗鼓相当。一旦其中一人情况变化,出现负资产,强强联手不复存在,爱情就面临挑战。郎爸作为草根逆袭进入成功精英圈的人,还不擅于用文化、艺术、感觉之类词语掩饰,其实他直白说出来的,就是许多成功人士婚姻的真相。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幸福感来自于爱,尤其是和伴侣、朋友、家庭的爱。孩子们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怎样得到爱、怎样付出爱。很难想象,当郎朗爸爸将30粒药丸放在郎朗手中,郎朗从中感受到一种怎样的爱。
郎朗在那个命悬一线的时刻拒绝了父亲让他去死的要求,郎爸觉得是郎朗的求生欲得胜了。但今天值得父母们思考的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观真的配得上孩子的付出吗?对于许多父母来说,他们从不知道,为了成功他们让孩子失去了什么。
你眼中的成功,是否值得孩子追求?
当很多孩子本能地想要摆脱清单式童年的痛苦,他们开始怀疑:这样的人生值得过吗?父母这时候表现得非常肯定,表现好像如果孩子不能上指定的大学、不能获奖、不能从事某种职业,他们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他们就没有未来,他们就不该存在。这些父母在围观郎朗大婚的时候,心里想到那句真实的感叹“生子当如郎朗,教子当如郎爸”。
如果这是多数人的心声,可能只是证明人们的价值观已经单一到贫乏的程度了。可是,郎朗是成功的吗?如果这个问题太可笑了,我们可以换个问法,孩子们是不是只有郎朗式成功一条成长道路呢?我们代替孩子决定什么是重要之事,我们替孩子进行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我们的思想只是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加上几本随手翻看的书、网上点开的一堆帖子拼凑而成的,却从来没被检验和质疑过,就被我们用来塑造孩子的人生。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史怀哲,4、5岁就开始展露过人的音乐天分,二十岁就已经拥有哲学和神学博士学位,同时是钢琴和管风琴演奏大师。29岁那年,在上述领域颇有声望、前途无量的他决定到非洲行医。做医生当然也不错,可为什么去非洲?这一决定引起家人的强烈反对,放弃在欧洲的大好前途是“愚蠢而荒唐的”。家人劝他说:“去蛮荒之地为黑人服务,当然是好事。但这种工作,应该留给那些在学术上和艺术上没有天分的人去做。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浪费上帝赐予人的才华啊!”另有朋友对史怀哲说:“与其做那些具体的服务工作,还不如通过演讲或演奏为他们募捐呢。”
在亲人和师友眼中,史怀哲的决定完全不符合他们对成功的定义。但史怀哲却有自己的一套价值体系,他认为“奔赴非洲为最小的兄弟服务,既是上帝的呼召,也是上帝的恩典”。因此,史怀哲对质疑的朋友说:“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不想继续在口头上空谈基督的爱,我想做一个行动者。”
在史怀哲那里,把信仰活出来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他的音乐老师问:“你有没有想过,没有音乐的生活,你能过下去吗?”史怀哲回答说:“老师,所有可能出现的后果,我都考虑过了。即使没有音乐、没有学术,甚至没有知识,我想我也能过下去。”实际上,在老师问他之前,史怀哲在给传教机构的申请信中写道:“我日益明确地认识到,唯一的真理和唯一的幸福乃是:在祂需要我们的地方工作,为祂工作。”史怀哲的想法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冲动,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为此又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他在非洲加蓬建立丛林诊所,直到在当地离世。
在史怀哲的回忆中,他的童年并非仅有钢琴和学业。他说:“思考不应该杀害和折磨生命的训诫,是我少年时代的大事。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拿到三个博士学位的史怀哲,但至少史怀哲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去非洲丛林也可以带给人满足与幸福。而36岁的郎朗,自己做决定的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
捡贝壳的人生?
如果父母植入孩子头脑中的价值标准仅仅是希望他们进入少数精英才能进入的大学,得到高薪职位,我们同样是在灌输给他们一种贫瘠的观念。
朱莉教授在Ted演讲中挑战听众:“你不一定非得去最有名的一所大学才算快乐和成功,快乐和成功的人既在名校也在社区大学。”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意志力的孩子当然需要父母和老师的训练与帮助。不过,作为父母,在拿起藤条走向孩子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自己对成功的定义,以及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在史怀哲看来,人生最大的价值是认识上帝并行走在上帝的旨意当中。比起带着孩子走在暑假各种各样辅导班的路上,教导孩子尊重生命、与神同行绝不是浪费时间。犹太人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敬畏上帝:“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许多时候,父母在教养孩子之前先要想清楚,有什么是我们认为最宝贵的礼物,是我们想要亲手交给孩子的,可以帮助孩子无论经历人生的顺逆峰谷,心中有平安、脚下有勇气。
美国牧师约翰·派博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价值,不需要高智商、高情商,不需要仪表堂堂、家财万贯,也不是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出身、进一个好学校,只需要知道一些最重要、最伟大、不改变的真理,并被它燃烧。”很多人的理想人生就是在地上生活只想要一份好工作、一个美丽的妻子、一群出息的孩子、一辆好车,有双休日,有好伙伴,年老的时候拿着足够的退休金,最后安然离世。如果我们能如此渡过一生,即使没有上帝也无所谓吧。但派博说:“这是一个悲剧。”
派博所在的教会里有两位老姊妹,一位一生未婚,一位是年老的寡妇,两个人都以八十岁的高龄去喀麦隆服务穷人,却在当地死于车祸。“这是一个悲剧吗?”派博牧师问,比起那些五十多岁以后领着退休金、享受着佛罗里达阳光海滩的老人,这是悲剧吗?“不是。真正的悲剧是很多人今天追求一个悲剧性的美梦,所谓的美国梦:房子、车子、工作、家庭、退休、在人生的最后在沙滩捡贝壳。但当我们最终站在宇宙的创造主面前,要为我们的一生交账的时候,难道我们要对上帝说:看哪,这是我捡的贝壳?”
有多少我们看为珍宝的,不过是沙滩上美丽的贝壳。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