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段已经“无爱可诉”的夫妻,各自在婚外寻找自己的幸福,以为换人就能开启新生活。在离婚的节骨眼上儿子却玩起失踪。人们一旦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开始互相嫌弃。活在厌世代,陷入爱无能。比起向别人付出爱来,我们更想要的其实还是别人来爱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影评】
文| 文道
播音| 秋菡
执导过《将爱放逐》、《利维坦》等佳片的俄罗斯著名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Andrei·Zvyagintsev)的近作《无爱可诉》(Loveless),于去年第70届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大奖,该片也是今年代表俄罗斯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萨金塞夫沿袭了《利维坦》中将一件小事植入宏大社会的典型做法,藉由一个俄罗斯普通家庭矛盾的不断升级,多方位地展现了一个沉疴累累、冰冷无爱的世间生态——
鲍里斯一家属于莫斯科标准的中产阶级,可看似美满的家庭,却面临即将破裂的残局。鲍里斯(Boris)和珍娅(Zhenya)结婚多年,但二人彼此并不相爱,而是各有新欢。12岁的儿子阿廖沙于是成了无爱父母开始新生活的绊脚石。
在离婚的节骨眼上,儿子玩失踪
影片的第一幕就是一场恶战,鲍里斯与珍娅互相诋毁,推卸抚养儿子的责任,却没有注意到躲在门后听到这一切的儿子阿廖沙。阿廖沙不停抽泣,因为他发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个累赘。导演用大量静态拍摄方式,渲染着俄罗斯冬季的严寒,而让观众感觉骨头里发冷的是婚姻中两颗冰冷的心和冰冷对孩子的伤害。
鲍里斯对珍娅说,孩子需要母亲。珍娅反驳,“这个年纪的阿廖沙更需要父亲,尽管可能并不需要你这样的父亲。……你把亲生儿子送到孤儿院,这么做不符合东正教吧!”很显然,鲍里斯的东正教信徒身份成为妻子眼中的笑话。值得一提的是,鲍里斯的老板是一个虔诚的东正教教徒,严守教义,如果员工离婚就得走人。所以鲍里斯为了保住工作,不敢对外公开自己即将离婚。
而母亲珍娅不顾儿子的感受,只想尽快离开鲍里斯,与另一半展开新生活。珍娅对现任说:“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爱。我没爱过我丈夫,在他之前我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过,和他怀孕都是因为没脑子。”珍娅承认她从未爱过任何人,如果有的话,就是在小时候她爱过她的妈妈。
然而珍娅没能从妈妈那里学会如何去爱,她责怪妈妈和她在一起的时候表现得那么迟钝,“对我不亲热,也不说暖心话,只有纪律、秩序、学习,一个邪恶又孤独的可怜之人。”现任对珍娅说,“你不能活在无爱的环境里”。这正是珍娅的问题所在。她一直渴望得到她那未曾被满足的爱,当她把希望放在丈夫身上时,丈夫鲍里斯的花心也让她极度失望。
在离婚的过程中,珍娅认为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儿子,表面上阿廖沙看起来像个顺服的小天使,其实是个折腾人的小刺猬。相互厌弃的夫妇,最终把厌弃的箭头指向了儿子。生活在这个即将分崩离析的家庭里的阿廖沙,处境可想而知。在父母各自的未来生活规划里,没有他存在的空间,他成了个多余的人,没人在乎他的感受。阿廖沙离家出走的那一夜,珍娅虽然在家却并没有察觉到。而在爸爸眼里,儿子本就是空气一般的存在。他怪儿子在离婚的节骨眼上玩失踪,还放下狠话,一旦找到孩子要痛扁他一顿。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卫·马西斯(David·Mathis)牧师曾因为父亲对母亲的一句永不离婚的承诺,而倍感幸福。如今拥有四个孩子的大卫说:“现在回想起我的童年,父亲的任何一句话都比不上他那诚恳的诺言‘我永远不会和你的母亲离婚’,让我更加高兴和感激。我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长大,看到一个又一个朋友经历了父母离婚的过程和后果。父亲的话是我们的根基,就像孩子们试图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找到的支柱。”
阿廖沙的出走是可以预料的。美国知名心理与婚姻辅导专家亨利·克劳德与约翰·汤森德认为,母亲的滋养是孩子灵魂的燃料,好的母亲把她的关怀倾注到孩子的灵魂中,就像阳光和雨水滋养植物一般。“发育停滞”以及许多童年时期的问题,都与缺乏爱的滋养有直接关系。孩子只能从母亲或是一个能像母亲那样提供抚养的人那里,找到所需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没有一位这样的母亲,就会持续地活在恐慌与焦虑的状态中,不会爱人也无法去爱。
眼里只有自己,如何能爱上别人?
影片的最后,鲍里斯与珍娅曾居住过的房子被卖掉了,儿子阿廖沙原来的房间也被工人重新装修。在工人手中,阿廖沙在这个世上存在过、生活过的最后痕迹也被抹去了。
一个无爱之家走到了尽头,鲍里斯与珍娅仍未被改变的生命在新家庭中延续着。鲍里斯与大着肚子的同居情人过上了婚后般的生活,然后继续做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新家庭的新生儿照旧被他忽视,孩子一哭闹,鲍里斯就把他扔到摇篮里。嫁给豪门的珍娅迷失在虚假的情爱里,热恋时的激情早已不再。珍娅无时无刻不在刷手机、美容自拍、渴望社交,打扮光鲜去高级餐厅,与富有男子约会调情。这期间,儿子无人监督无人在意,直到二人意识到儿子失踪,才发现自己对儿子的喜好一无所知。他们只关心自己、只在乎自己。
这种自我在德国作家、社会观察家米夏埃尔·纳斯特(Michael·Nast)的畅销作《爱无能的世代》中有着惊人的呈现。纳斯特在《法兰克福汇报》上读到一篇关于亲密关系的文章,作者写到,由于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电影、广告、情歌等影响,于是追求的爱情蓝图也在这些影响下被理想化。其实这份蓝图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它所构想的内容实际上并不存在。被理想化的爱情代替了宗教,成为我们膜拜的对象。我们非要当一出浪漫爱情喜剧的男女主角不可,但却因为达不到所企求的而无比挫败。
事实上,这些要求来自我们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我们的人际关系其实是我们自我中心的延伸。比起向别人付出爱来,我们更想要的其实是别人来爱我们。即使我们爱上了另一个人,由于我们的自私,我们个人骨子里依旧保持单身心态。这也正是鲍里斯与珍娅的问题,他们彼此都想从对方身上得到爱,而不是付出爱。一旦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开始互相嫌弃、选择放手。
纳斯特在书中写到雅思敏和克里斯提安的恋爱经历。一个月前,雅思敏和克里斯提安分手,克里斯提安试图努力把她追回来。他信誓旦旦地强调自己有多爱她,每天在她的语音信箱留言至少三十条,几乎是苦苦哀求,还说她是他这辈子的最爱。然而才不过一个月,他的感情便枯萎成一句,“你有你的看法,我有我的,我们就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吧”。纳斯特分析说,在努力追回雅思敏的时候,克里斯提安对她的感觉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自我表现、自我陶醉。他所培养的爱,对象并不是雅思敏,而是他自己。他需要她的情感来证明他自己,他们的关系从来就与真正的她无关。
爱一旦沦为爱自己,爱就变得无能,对别人的爱也会显得空洞虚伪。纳斯特说,爱无能并不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情爱关系,而是涵盖所有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身处消费社会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电话,而是最新版iPhone。消费购物带给我们短暂的满足感,或者说短暂的幸福感。不过,既然这种感觉不持久,当然我们就必须继续再购买更多商品。我们需要创造需求,必须不断对自己感到不满,这个体制才能继续运转下去。可惜的是,这套游戏规则也运用到了人际之间。
“归根结底,我们其实犯了一个思想错误。我们只着眼于表面的症状,对大多数人而言,管用的止痛药比把病治好更重要。其实,处理爱的能力应该像治病一样,不只治标,更要治本。这才是该走的第一步。”纳斯特说。
爱的能力在不断付出中增长
咨询心理学教授艾伦德博士(Dan·Allender)在《医治之路》一书中给出了医治爱无能的良方。艾伦德认为,人如果要活出爱,需要的是信心。我们里面有一种羞辱感,这种羞辱感使我们倾向于相信另一个人表面上对我好,事实上却背叛了我们。无论是珍娅,还是鲍里斯的新欢玛莎,她们都在热恋时感受到鲍里斯的爱意,但鲍里斯的爱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艾伦德认为,如果我们将心彻底交给别人,一旦遭到背叛,我们将一无所有,变得什么也不是,丢尽面子。丢面子最能深切地激起羞辱感。除非我们还敢于爱,否则就无法回应去爱的呼召。“或许为爱投资是一个疯狂的赌注,它很难赢得足够的彩金。也许我们最后只落得为别人善后、赤身露体且毫无遮蔽。没有任何事像爱一个人那样,能暴露我们的全然无力以及可能遭遇背叛。没有任何事像爱那样的导致我们极大的矛盾不安。”
C·S路易斯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爱,真的是一件会受伤的事。不论爱什么,你的心势必绞痛乃至破碎。假若你想要保有一颗原封不动的心,你就不应把它交给任何人,连动物也不行……不愿选择爱或者冒险去爱的话,就是选择了地狱。在天堂之外唯一能让人彻底安全而免除一切爱所带来的危险与不安之处就只有地狱了”。
惧怕羞辱使我们在爱的路上裹足不前,故此,我们需要胜过惧怕羞辱的力量。信心是我们的稳定力量,是我们敢爱的基础,使我们经得住悲痛和失丧。这里所说的不是对人的信心,不是让鲍里斯和珍娅彼此相信对方不会出轨,不会厌倦。真正的信一定有一个更加牢靠的基础,不是相信对方的良善,不是相信自己的魅力,不是相信金钱和美貌经久不衰的吸引力,而是相信上帝。
一位名叫鲍布·腓利普斯的作家写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叫《与刺猬共舞》。在这本书中,作者将我们所遇到的人,尤其那些令人头疼的人比作刺猬,想要拥抱他们,但的确容易被刺伤。如何才能与刺猬共舞呢?作者说:“耶稣吩咐我们要爱邻舍如同自己,然而,谁是我的邻舍呢?家人、朋友、同事,甚至陌生人都可说是‘我的邻舍’,连那些让我不高兴、不舒服的人也包括在内。在此耶稣指示我们,要以我们爱自己的方式去爱他人……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功课……我个人深信,除非能体会尽心、尽性、尽意爱神的真谛,否则我们恐怕无法真正的爱人如己。爱神、与神和好,是爱人与享受人际关系的基石。不论这个人际关系的理论多么精辟,如果不是先以爱神的心志为出发点,那么所有的努力将变成操纵他人和服务自我而已。”
回应爱也是一种能力。艾伦德说:“我有责任去接收这个呼召且去回应我是谁,还有我能提供什么以更多反映神的荣耀。委身托付是一种承诺,是一个要去造福他人的誓言。当我对我妻子许下婚姻誓言时,是我接受她,并把自己给了她作丈夫。当我将自己许诺给我的孩子时,我就将尽我所能,要去做所有能做的事,去促进他们生命的成长,达成他们所应该有的样子。”
爱要求我们开放自己的心去勇敢回应别人的需要,而深藏在我们里面的羞耻感会警告说,“不要作个傻瓜。不要介入,不要冒险,你将会后悔的”。表面上看来,羞愧经常是正确的。当我们不断给予爱,不免会使我们碰到麻烦。但羞愧最终仍是一个虚假的谎言,它断言我们一无是处,断言没有人可以通过爱得到回报。然而事实上,当我们爱的时候,羞愧的谎言将会不攻自破——我们越给出爱,就越有能力去爱。爱的能力是在不断的付出中培养起来的。
艾伦德写道:“爱不是去抓住和拥有他人,强迫他们去为我们而活。我们照料、供给、指导及抚养我们的孩子,然后他们离开。同样的模式也可以用在师生关系里。每一个我们遇到的人,是我们应该要服事和祝福的人。在某些方面来说,每个我们遇到的人,也都该是要服事和祝福我们的人。……心的相互拥抱可滋长勇气,使人向前迈步走上医治之路。……把我们投入新的关系,带着新的目标:在服事神上活出信、望、爱的品质——经由祂而能去服事他人。”
当我们愿意委身去爱的时候,爱就会扎根。扎根的爱,就会开花结果。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