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负责,还是找借口怪罪他人?

自己负责,还是找借口怪罪他人?

借口只是安慰剂,改变不了什么。归咎他人可以很快转移我们的注意力,让人忘记要为自己负责,因为戳破我们完美的自我形象很痛苦。唯一的出路是不再粉饰太平,直逼黑暗的事实,即使躲在里面的自我很丑。一旦放下防卫的心,信靠神,我们就能重新拥有自己的人生。

《境界》【推荐阅读】

文| 亨利·克劳德  约翰·汤森德

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承担起生命责任的人,另一种则是不去承担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指责文化的世界。对于自身的问题、遭遇的不幸,怪罪他人或环境,远比承担自我责任来得容易多了。这样的现象甚至弥漫在心理学、医学、道德与灵性生活等各个层面。结果是什么?不幸的人似乎有增无减,而且总能找出替罪羊来为此负责。

指责或许能够舒缓一时的焦虑、恐惧和内疚,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却丝毫无益。你大概认得一些老是有各种借口的人,从来没有承担把生活过好的责任。而且,你也会发现想帮助一位不负自己责任的人,是件多令人沮丧的事。身为心理学家,我们见过无数这样的案例,通常在会谈进行了五分钟之后,大约就可以晓得如果来咨询的人真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恐怕很难。倒不是问题本身格外困难,或是无药可救,关键在于当事人缺少了克服难题的要素:一份能对自我生命负责、有所承担的能力。

当然有可能错就在你。但自我负责的态度并不是说事情的错一定在你,或是因你而起,而是说不论原因是什么,既然糟糕的情况被你碰上了,那么你就愿意承担起使之好转的责任。

不论是临床上,比如:忧郁症、恐慌、上瘾行为,或是关系方面的课题:两性交往、婚姻,或是职业生涯的胶着——只要你愿意为你所能做的负责,不把焦点放在非你能控制的范围,那么你就有办法使问题有所解决。上帝赋予我们有这样的能力,祂必会助你一臂之力。

借口只是暂时让人感觉好一点

两个体格超重的美国女子告麦当劳,扬言麦当劳必须为她们的饮食习惯负责。原告的律师声称麦当劳的餐点对人体或心理产生一种“上瘾作用”。这两名女子简直毫无抵抗力,是麦当劳紧抓她们不放,强迫她们进食。最终联邦法官判决如下:“如果消费者知道麦当劳的餐点对身体健康可能有不良影响,那么就不该一面买巨无霸汉堡,一面又指责麦当劳有罪。”好在法官没有失去基本的常识。

怎么会有人把自己超重的问题,算到麦当劳的头上呢?其实指责他人的伎俩并非21世纪的新花样,人类的老祖宗早就有这个遗传了。当初在伊甸园里,上帝问亚当关于善恶果的问题,相当于是问:“你为什么吃这个汉堡?”他立即指称是夏娃惹的祸:“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而当上帝转向夏娃询问时,她也以同样的方式把责任推给第三者。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创三13)

亚当要是有辩护律师的话,他就可以告上帝、夏娃与蛇,或者干脆联合起来打一场世界级的官司。然而,根本的问题其实是人的本性。几世纪以来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与神学家,都下过同样的注脚。简言之,问题在于:我们不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指责他人,把责任推给第三者。这是人性本相的一部分,从创世以来就存在,并非学习自外在环境,虽然环境会强化它。我们将指责带进世界,就像与生俱来的本能。

显然,我们推诿责任的行为习惯是有原因的。亚当、夏娃因为害怕与羞愧,所以不敢自我负责,我们也是如此。通常没有人会毫无理由地随便指责他人,即使是控告麦当劳的两名女子,一定也有其挣扎,难以节制,也许她们感到无力、羞愧或害怕。不过,促使我们做某件事的理由与我们是否得为所做的一切负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不管什么原因使得这两位女子饮食过量,压力、麦当劳的广告、无聊、缺乏教育或一个悲惨的童年,无论如何,事实仍旧摆在眼前:如果你饮食过量,你的体重就会上升。你饮食过量的理由不论多么正当,对结果而言都于事无补。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其他事。当我们将自己的问题怪罪于某人时,丝毫无助于发掘问题解决之道。借口改变不了什么,只不过一时让人感觉好受一些。但我们还是让自己哪怕只是暂时舒服一点也好,而只要我们继续这样做,问题就始终会存在。

假如这两位女子的官司打赢了,那才更加凄惨呢!因为这简直是在强化她们无法自控的信念。如此一来,她们就注定一辈子超重了。即便麦当劳有罪,她们也无法向正常体重靠近一点点。说到底,真正能够解决体重问题的是她们本人,惟有她们自己可以对汉堡说不。

按照祂所赋予你的,你做了什么?

圣经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上帝按祂的形像造人。这里的含义有很多,其中一点是:选择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的能力。只有人类拥有创造的意愿,可以负起去实现心中渴望的责任。上帝的本质中蕴含着创造力,祂已将它传给我们。

上帝委托你两件事:创造与回应生命的能力、选择之后的真实后果。通常你没发法选择将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能决定手里会被发到哪些牌。但是你总是可以做些事:你总是可以创造、寻求和发现,可供决定的一系列选择、各种可能的回应之道,以及如何打出你手中的牌。

亚当不能选说他要多少棵树,可是,他的确选择去吃分别善恶之树的果实。告麦当劳的那两位女子,对于那些让她们体重增加的餐点的制作和广告没得选择,可是,她们的确对于如何回应那些广告做了选择。我的一位朋友无从选择谁是他的父母,可是,他的确选了一位像母亲的女朋友,并且允许女朋友的自我中心来控制他的生活,他选择掉进原生家庭的生活方式,而非尝试去突破。指责总是比改变容易,因此,我的这位朋友选择了不断抱怨的人生。

人生难免遭逢困境,上帝赋予我们聪明与才智来面对挑战,同时也给予我们选择如何去回应的自由。这的确是任重道远。咱们可以看看在创世之初,圣经如何描述如此盛大的委托——“耶和华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那就是牠的名字。”(创二19)

上帝没有代替亚当给动物命名,祂让亚当用自己的创造力与选择来给动物命名。我的那位朋友要是当时在场的话,他大概要说:“要我给所有的动物命名,可是却不提供一份基本情况介绍,也不示范一下,我哪有办法想出这么多名字呢?上帝真不够意思,我看我可以告祂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与训练给工作人员!”

这很像耶稣说过的一个比喻。主人给三个仆人不同分量的资产做投资,头两个仆人各按本金赚回双倍,主人赏给他们更多的报酬,但是第三个仆人就好比我的朋友,抱怨主人没给他足够的资金,所以他什么投资都没做。“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二十五24-30)

这个比喻里,上帝给了多少不是重点,真正的关键在于,按照祂所赋予你的,你做了什么?评判成败的标准纯粹在于,你是否负担起被委托的责任。即使借口再怎么正当,你总应该要做点什么,而不是什么都不做。换句话说,你毫无借口可言!有时候我们的借口或多或少是真实的,但是并不因此就免除了我们的责任。不管我们得到的才干多寡,我们对于任何临到的事还是有回应的自由。

自从上帝创造天地以来,赋予我们自由,而且期许我们运用自由为我们的处境负责,找寻可能的应对之道。至于选择与行动之后的结果,该当如何就是如何,即使结果令人失望,祂通常不会过于保护,而是让我们自己去品尝抉择之后的成果。祂不会嘲笑我们愚拙的选择,或自以为有责任替我们担保。

事实上,那是撒但的伎俩。撒但对耶稣说何不自高处跳下,因为上帝不会让他受伤,撒但甚至运用圣经来支持牠对耶稣的试探。可是,耶稣回过头来坚定地回应牠说:“不可试探主——你的神。”自己不去承担生命的责任,却要上帝为我们行事的结果负责,这是在试探神。

打从上帝把伊甸园交给亚当与夏娃治理,并要求他们为所做所为负责开始,就立下了世界的秩序,这一秩序至今未变,尽管已被罪恶玷污。上帝赐予我们生命,并赐下各种资源让我们经营人生,有时,祂允许不幸发生,但同时也提供支援帮助我们脱离或度过难关。但即使有祂提供帮助和支援,祂仍然要我们能够做出负责的选择来面对人生,而其结果也往往成为选择做得好与否的证明。

回避问题,将使我们蒙受真正的损失

当我们谈起公义或公平一词时,我们即在思考人生理当如何。根据圣经的记载,属灵人物的特征之一乃是行公义。不过上帝要我们行公义的主要理由,在于我们所置身的世界并不按公义运行,事实是今日世界不是一个正义公平的世界,没有按照“理当如此”来运行。人们经常得不到应得的,甚至遭遇不应有的迫害与不幸。这正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而信仰的实践之一就是在残酷的世界里,为受迫害的人寻求公义。

那些掌握自己人生的人活在现实中,而非理当如此的幻想世界。意思是说,他们明白所处的世界并不公平,他们面对现实。他们不浪费时间在抱怨上面,要求外在环境先改变,而是积极应对处理,练就出一套有效解决人生问题的能力。

伊甸园已经不在了,我们必须面对罪恶入侵世界、破坏了原有秩序的事实。上帝宽恕我们的不完美,同时祂给予机会让我们在不公不义的世界里实现更丰盛的人生。可是,有些人仍旧期待在一个完美的世界,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不用付任何代价地做一个基督徒。他们不肯接受现实世象的真貌,说到底是不肯顺服神,耶稣尚且要通过苦难学习顺服,他们却只顾着抱怨每个临到他们身上的痛苦是不公平的。

为什么我们会把所发生的事,归咎到他人或环境上呢?自从人类的始祖在伊甸园里第一次犯罪,就开始躲避神,因为从神而来的真理的光,会照出我们的本相。当我们选择藏起来,不愿承担自己的责任,就给撒但留了地步。归咎他人可以很快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使得我们忘记需要为自己负责这个事实,让我们不去做应该做的事、不去逃避认罪悔改来使情况好转,因为这会戳破我们精心维护的自我形象,而且必须花费很多精力、承受痛苦,甚至要真正改变自己。

归咎他人可以说是一种灵魂的安慰剂,问题是安慰剂这类东西最终什么效用也没有。归咎他人其实是最糟的应对方式,不仅使人推卸掉责任,更模糊了问题的真正焦点:不承担问题,将使我们蒙受真正的损失。毕竟,问题的解决才是关键所在。一旦我们看清楚是哪些行为模式导致负面的结果,我们就会有动力去做些不同的事,做出调整和改变。

抓住你心里的四个马贼

太过自恋会让我们扭曲自己的思维,逃避承认责任、逃避面对可能带来痛苦的改变。下面我会列出四种特别强悍的思维模式,我称之为四个马贼,它们非常狡诈,会拦阻我们长大成熟,明显延缓我们成为对自己的人生勇敢负责的人。是我们自己开门把马贼放进来,让他们在我们的大脑里肆意偷窃、篡改真相。

第一个马贼是否认。当我们遇到自己失败或失望的情形,最容易产生否认。即使证据已经摆在面前,我们还是告诉自己:“一定是搞错了,这根本不可能!”只要最终结果没有摊牌,我们就否认下去,但这样却失去了减少损失、应变和调整的时机。有的基督徒甚至推说只要没到最后审判,真假对错谁知道呢?却忘记耶稣说过,“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第二个马贼是大事化小。它不像直接否认那么赤裸裸,但其实是企图蒙混过关。当你选择它,你要付出的代价是,既然你低估问题的严重程度,你采取的解决方式也一定是避重就轻的,问题迟早会找到你。你以为人都是善忘的,拖一拖,就可以再潇洒好多年。但神的律不会变,“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

第三个马贼是辩解。与前两个相比似乎承认了问题存在,这个马贼最喜欢玩花招,它通常的句型是“没错啦,可是……”。问题存在,只是解决问题的责任不在我。这个句型用得“巧妙”的话,依然可以起到逃避真相、拒绝改变的作用——“没错啦,我确实有问题,可是谁没有软弱,神是有恩典的,我们不是靠行为称义。你追求完美有什么好,你为什么不能宽容一些呢?!”“没错啦,我确实有问题,可是你为什么不能原谅我呢?你不原谅我就是不属灵、就是不对的,那你凭什么说我有问题!”多么可怕的马贼逻辑!

第四个马贼是合理化。我遇到一些父母,当孩子的表现影响了他们在公众、在教会精心营造的光鲜形象,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宁可把遗传因素、精神类疾病、先天缺陷的帽子扣在亲生孩子的身上,拒绝反省,拒绝承担帮助孩子做出改变的责任。这个世代,人们发明出许多病,来为人性中的罪提供合理化的解释。唯一的出路是不再粉饰太平,直逼黑暗的事实,即使躲藏在里面的自我很丑。何时我们能放下防卫,认清真相,何时就能重新拥有自己的人生。

记得比喻里那个什么都没做的仆人吗?他有一个很好的借口,他的资本最少,而且他的主人是一个忍心的人。可是上帝却说:“那又怎样,你应该面对实际情况,总该按照你所拥有的做点什么才对!”

好消息是:你能做到!你能依照现实有所行动。承担责任,并不是说你得一人独自处理;神与你同在,而且祂的作为超出你所想象,祂是回应人的神,祂是使红海分开、用五饼二鱼喂饱几千人的神。但同时,祂也要求我们负起自身的责任——给动物命名、挖掘潜藏的天赋、为关系中的僵局努力、认自己的罪。祂邀请我们担起当负的责任,如果我们尽了自己的本分,那么,祂会负责其他我们办不到的。祂可不会替我们完成自身的责任,创世以来的规矩就是如此。

更好的消息是:即使我们做不到人的部分,就算我们象那两个超重的女孩一样难以对汉堡说不,但就在我们愿意面对软弱的同时,上帝将会帮助我们发展能力。那些被上瘾症困扰的人都明白,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是迈向康复的第一步。当我们办不到,上帝要求我们一面承担责任,一面向祂及他人求助。如果你能跨出这第一步,事情就会有所改变。或者,你也可以仍旧怪罪汉堡,甚至指控并企图消除那些让你的问题曝光的人。这一切,操之在你。

(本文摘编自《负责的力量大》亨利·克劳德&约翰·汤森德,校园书房出版社2009年3月,大小标题为《境界》编辑所加,内容有删改)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