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耶稣,只不过我很博爱,很多东西都爱的。”彼得需要面对他生命中最大的谎言,被真相撕脸,总好过我们一层粉底一层遮瑕一层腮红。我们都有份于主的受难,即使你3次不认主,只要你肯悔改;神的忍耐,是令人发指的爱。麦子和稗子拥挤着,等待最后的清场。
《境界》独立出品【境界读经】
文| 刘阳
有一次听到一个弟兄分享,他的前女友什么都好,就是太缠人,一天问他无数遍,你爱不爱我,你到底爱不爱我?刚见面问完,微信还问,最后终于把他问崩溃了。
今天我们要看的经文里,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最后把彼得也问忧愁了。耶稣是一个安全感特差的人吗?还是说流传几千年的这本圣经,其实编辑的文字功底一般,该删的话没有删干净?耶稣重复3次的话,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在里面?
炭火早餐
《约翰福音》二十一章15-17节: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
15节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谈话发生在“吃完了早飯”之后。关于这顿饭,根据上文记载,耶稣的七个门徒遵守他的命令来到加利利,却没有安静等候,而是跑去湖边重操旧业打了一晚上渔,他们当中多数人以前的职业都是渔夫。心慌慌的门徒可能想随便干点什么缓解一下焦虑,结果劳而无功,再次失望。
耶稣并没有批评他们。这些门徒在过去短短一个星期里遭受了强烈的刺激,情感大起大落:当耶稣进入圣城的时候,群众夹道欢迎的盛况让他们的情绪达到兴奋眩晕的顶峰,然后形势急转直下,耶稣被抓被辱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在重创中落入绝望的谷底,接下来又被复活的惊喜冲破了理性的极限。如果当时有心理医生介入,我想大概也会建议他们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好好打一晚上渔帮助疗伤。
没想到连打渔的故事也撞衫了。在《路加福音》第五章里,彼得这个捕捞业的高级白领,同样遭遇了一次失败的职场经历,也是白忙活一晚上一无所获,也是在他听了耶稣的话下网之后,“就圈住许多鱼,网险些裂开”。在神迹面前,彼得的反应是俯伏在耶稣脚前承认,“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耶稣却对他说“不要怕,从今以后,你要得人了”。那是彼得蒙召的故事,彼得从此撇下一切跟从耶稣。
原本大脑被剧烈刺激之后,好像哭傻了一样白茫茫一片,现在神藉着熟悉的场景唤醒彼得,许多细节浮现出来,被重新擦亮:是的,耶稣就是和我一起站在船头打渔的主,耶稣就是指点我在哪里下网的主,耶稣就是让我不要怕的主,耶稣就是在起初的爱里呼召我跟随的主。耶稣原本就晓得彼得是个罪人,他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爱了我们,在恩典中呼召我们。
除了与其他门徒相似的情感起伏,彼得还有自己需要单独面对的经历:没有什么比3次不认主对他的打击更大,更让他怀疑自己的呼召。他甚至很难面对复活的主,明知面前的就是主,却仍然想问“你是谁”,却又不敢问出口。心里这个纠结啊,我配吗,我还配称为基督徒吗?神的呼召还有效吗,我这样的人还配服事主吗?主啊,离开我吧,我是个罪人!
耶稣用刚烤出来的饼和鱼迎接累了一宿的门徒。这里再次出现一个只和彼得有关的细节,门徒上岸“看见那里有炭火”。“炭火”这个字整本新约圣经只出现过两次,另一次就是彼得站在大祭司的院子里,和仆人差役一起烤炭火,三次不认主。炭火出现在早餐当中,我们就知道,这顿饭绝不简单,不只是夜班附带早餐,显然耶稣预备要帮彼得处理他最痛苦的经历,从罪咎懊悔中重新建立他。
按人的想法,耶稣有太多比烧烤更重要的事可做了,他心里有关于整个人类救恩的伟大计划等着实施。可是他见到门徒没有一句责备,你们这个样子怎么把福音传到地极?也没有急着给门徒下命令、派活,反而很窝心地顾念他们身体的需要,先问“你们有吃的没有”,然后就为他们预备。
耶稣完全的接纳和亲历亲为的爱,是这顿早餐真正特别的地方。吃了这餐饭,彼得再次被耶稣的爱所服事,现在到了该好好聊聊的时候了。
戳破谎言
只有接纳的爱,才能让人有安全感摘下面具、袒露真我。耶稣的爱,帮助彼得戳破他生命中最大的谎言。
彼得心目中自己的理想形象是忠心爱主,“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我甘心与主同死啊,其他门徒谁敢!可是耶稣马上对他说:“彼得,我告诉你,今日鸡还没有叫,你要三次说不认得我。”
你们觉得彼得会不会认啊,心里服不服气啊?不认,不服!一个人的理想我和真我之间落差太大会带来抑郁,很痛苦的,所以人很容易就学会了压抑、隐藏真我,甚至以为自己就是这么光鲜亮丽,反而不接纳自己的真实状况。
人如果接受了信仰却没有与神真正连接、没有在神的爱里找到安全感更可怕!为什么?因为我们又给自己多找来一套标准,多了一个角色要扮演,太累啦。每个人打开衣柜一看,里面挂的都是西服、套裙,仔细一看其实是出门见各色人等的脸谱和面具,现在又多了一副去教会的。满满一个大衣柜,都是包在真我外面的谎言。像彼得一样,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么爱主,就是这么“在基督耶稣里有忠心”。甚至当自己做错事、犯罪的时候,我们都不相信是自己做的了,眼睛好像被蒙住了。
当拿单把大卫的罪客客气气讲出来,大卫还以为他在说故事,还甚恼怒“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行这事的人该死”!搞得先知没办法,只好直言说破“你就是那人”!你就是那个贪恋拔示巴的美色、谋杀她丈夫的恶人……“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好在大卫听了就认罪,能这么做的人不多,尤其大卫当时已经坐稳了领袖的位置,权柄在手啊。
许多人要么选择逃避神,天起了凉风,让神一边在伊甸园里找他一边喊“你在哪里”。要么就恶言相待,谁点出我的真相我就跟谁急,神问该隐“你弟兄亚伯在哪里”,该隐张口就对神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弟兄的吗”。因为真相不问不明,那么谁问,谁就要付代价。明明是该隐把弟弟杀了,现在他却像个受害者一样反击神,神要揭他的底,他连神都要报复。
如果有人问一个信徒,“你爱耶稣吗”,我们怎么回答?爱呀!当然爱。诚实的说,我真的对耶稣有爱的,只不过我很博爱,很多东西我都爱。我爱主,我也爱、甚至我更爱老婆和孩子、财富和名声。所以你看耶稣怎么问的,耶稣先问“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爱是需要对比的,你听出耶稣话里的沉痛和怜悯吗?创造宇宙万有的主把自己与众多受造物放在一起,就像一件商品摆在超市的货架上,任由人类比较选择,“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因为不比较不选择,我们就看不清自己生命的真相。神的爱必须浇灌在真实的自我上,即使真实很弱小,但却会成长,面具很精致,却是死的,永远不可能长大成熟,必须砸碎它。
耶稣提醒彼得,爱主不是人生的诸多选项之一,除我以外,不可有别神。无论对当年的犹太人,还是今天的基督徒来说,更顽固的罪不是我们不信有神,而是我们相信不止一个神,我们不止拜一个神,我们在信仰上自以为博爱又聪明,其实谁家的便宜都想占,这就是先知不断警告的属灵的淫乱。以色列人曾经既拜耶和华又拜巴力,以为这样自己的利益最大。
当神的灵带着先知以西结来到耶路撒冷神的圣殿,你猜他看到什么?在《以西结书》八章:他領我到院门口。我观看,见墙上有个窟窿。他对我说:人子啊,你要挖墙。我一挖墙,见有一门。他说:你进去,看他们在这里所行可憎的恶事。我进去一看,谁知,在四面墙上画着各样爬物和可憎的走兽,并以色列家一切的偶像。在这些像前有以色列家的七十个长老站立,沙番的儿子雅撒尼亚也站在其中。各人手拿香炉,烟云的香气上腾。他对我说:人子啊,以色列家的长老暗中在各人画像屋里所行的,你看见了吗?他们常说:耶和华看不见我们;耶和华已经离弃这地。
在一切冠冕堂皇的献祭、敬拜、仪文背后,就在神的祭坛旁边,在圣殿的暗室里,长老们竟然在拜一切的偶像,各样爬物和可憎的走兽! 这些人在做恶事!进入宗教体系的内院,我们才发现真相如此令人难过,用以西结的话说,“你还要看见另有大可憎的事”。
其实,进入我们心灵的暗室,何尝不是如此?加尔文说,人心就是偶像的加工厂。基督徒的一生,蒙召要用在神面前的赤露敞开对抗作为一种虚伪生活方式的肤浅、得体和伪装,用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对抗宗教体系的辖制和败坏。以前看《聊斋》,觉得里面的《画皮》很恐怖,可是在我们每一天当中,有多少时候都在“画皮”:我们毕生都在打造这张脸,画啊涂啊,这就是我们的偶像。
如果你今天听到耶稣问“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实在要庆幸要感恩的,你想想,如果是他再来的时候问你,就没有任何补考的机会了。现在被真相撕脸,尽管难受,证明神依然没有放弃你,还在给你机会,总好过神任凭我们在那里先抛光再打蜡,一层粉底一层遮瑕一层腮红。
耶稣从不会要求人做他在世上时没有做到的。当他接受魔鬼的试探时,他证明他爱父神比这一切更深:超过肉体欲望的满足,超过万国的荣华权势、超过宗教体系的认可。
彼得不愿意接受自己的真相。直到自己真的3次背叛主,他的罪字字被钉准,虚假的自我形象才破产,“他就出去痛哭”。人不认识自己的真相,总觉得自己是号人物,主不会用。
献上真我
耶稣问一次还不够,必须问3次。因为彼得3次否认耶稣,主耶稣同样给彼得3次机会宣告自己的决定。耶稣不是不相信或质疑,而是帮助彼得胜过撒旦投放的怀疑和自我否定。
爱是一个决定,彼得每一个肯定的回答,都是在破除罪咎感对他的辖制。我们每次顺服肉体、体贴人的意思,表面上自己舒服了,来自人的压力缓解了,但在灵里魔鬼却立刻给我们戴上一副枷锁,所以每次认罪后得赦免的宣告,都是在斩断一条锁链,罪的捆绑要用爱去释放。我们没有带到主脚前认的罪,就成为我们灵里的暗伤和魔鬼再次攻击我们的通道,越到后来我们越麻木,甚至落入为善愚拙、为恶聪明的境地,成了谁的仆人都不知道。尽管连问3次,让彼得陷入忧愁,但这忧愁是有益的,“因为依着神的意思忧愁,从此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以至得救”。
下周就是普世纪念主耶稣的受难周,此刻重读这段经文感触格外深。神当年就是用这段经文呼召我,“刘阳,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求未来的方向,我和妻子沈颖决定从美中先到芝加哥,然后飞到洛杉矶,花两周时间拜访一些属灵长辈和机构,寻求建议和印证。路上有2个主日,在不同城市,当地朋友带我们进了2家教会,坐下来一听,两间教会两个牧师竟然给出了同样的信息“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讲道内容完全记不得了,只记得自己在心里悄悄回答“主啊,是的,我爱你”。我很奇怪,我觉得我给出了标准答案,答对了为什么眼泪一直往下掉呢?好像很委屈的样子。圣灵光照我,我才明白我的回答其实是“主啊,我愿意爱你”。弟兄姊妹们,这两个回答有区别吗?什么区别啊?
我知道我应该爱主,因为主那么爱我,让我从亲人失丧的痛苦中走出来,让我从工作环境的逼迫和羞辱里走出来,给我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连费用都由对方负担,还让沈颖甘愿放下她喜欢的工作,陪我同行。耶稣你这么爱我,可是我能回应的只是,“主啊,我愿意爱你”。
今天,或许你心里浮现的答案也是这句,“主啊,我愿意爱你,我愿意爱你比这些更深”。在这个撒旦掌权的末世,我们被罪沾染如此深,以至于当我们来到主面前的时候已经成为爱的废人,丧失了用任何行动表现爱的能力,“我所愿意的,我并不做;我所恨恶的,我倒去做”,我们只能从墨黑墨黑的心底拼尽全力冒上来一个愿意的泡泡:主啊,我愿意爱你,尽管我爱不出来。就是这样,愧疚的泪水刹时间充满了我的眼眶。主呼召的就是这样一个病人和罪人,一个根本不敢坚定地回答“主啊,我爱你”的人,今天站在这里。
大家想过没有,这个时候的彼得怎么这么确定自己爱主?他曾信誓旦旦又3次跌倒,现在耶稣连问3次,换了我们还能这么确定吗?
为什么我们不确定、不敢回应神的爱,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感受到神最本质最深沉的爱。神的爱是怎样的?“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彼得敢于回答“我爱你”,是因为他正前所未有的经历神的爱:接纳的爱,饶恕的爱,赦免的爱!我们什么时候最经历神的爱?罪就是我们欠神的债务,当我们认罪最深最彻底的时候,我们领受到神的赦免之爱就最多,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只欠神5两银子,我们感受到的就是5两爱。如果你看到自己里面有一个罪的深渊,我恭喜你,其实我们每个人里面都有一个罪的深渊,只是太多人选择盖上盖子再摆上盆景,当你愿意敞开在神面前,神就用爱的洋海充满你里面的深渊。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炭火”代表我的心。人自信的灰烬下面,仍然藏着对主的炽热。尽管背叛,仍然希望能忠诚;即使软弱,仍然充满爱的愿望;的确忧愁,但却不至于失望。彼得此时清楚自己的真相,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我有多软弱,尽管如此,我仍爱你,在我心深处比我的懦弱更深的地方我爱你,我要依靠这爱活下去。
把真相交给主,不再发誓,承认只有神的爱才是爱到底的爱。接纳自己,没有接纳一定充满谎言,甚至造成人格分裂。求圣灵光照我们,一个假我躺在祭坛上或是钉在十字架上没有任何意义,这不是舍己,己都不知道在哪,怎么舍?找到真我,让真我跟随神!你需要找到每个破碎的自我、分裂的人格,给这个你传福音,把这些自我都带到神的面前,由神重新整合。“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这是只有神才能完成的医治与再造,只要我们向神真实。
我常想,耶稣为什么把教会的磐石建在彼得这么一个3次背叛主的人身上?愿我们在受难周里都能思想,主的受难我们每个人都有份,我们就是罗织罪名的人,我们就是呼喊着钉死他的人,我们就是高高举起锤子的人,我们就是旁观不语任凭恶行肆虐的人,我们就是掩盖真相继续欺骗的人,而彼得,在他有最深的悔改!
摆在罪人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条犹大的路,一条就是彼得的路。两个人都背叛了主,区别就在于彼得悔改了。如果我们在罪中不悔改,心硬持续犯罪以至于无力挣脱魔鬼的捆绑,无法相信神的赦罪之恩,我们就落入生不如死的刑罚,甚至宁愿像犹大一样以死解脱。如果犹大活在今天,我想他一定很有文化地发展出一套自保的逻辑:我如果不做叛徒,耶稣就不能上十字架,神的计划就无法实现了,那我何罪之有?换句话说,即使我做的是错的,相信也有助于你的灵命进步。因为我的错误,你才被破碎,我不犯错,你哪有十字架可背啊?
这是犹大的神学,典型的魔鬼的逻辑。但神是按我们内心的动机审判我们,犹大做出背叛的选择完全出于自私的动机,并非为了成就耶稣的使命。神的确可以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耶稣知道天父的计划,他完全顺服,同时耶稣也知道在他身后,教会里一定会有人不认他的名,耶稣也是为将要不认主名的我们每一个人,留下犹大和彼得的故事,为要给软弱的人一个出路¬—–只要你肯认罪悔改。今天,当金钱、权势、成就、年资、美色走过来,你只顾着和他们打招呼,就是不认主了;当耶稣的名被戏谑你不敢站出来,弱者被伤害你无动于衷,公义被亏缺你只想着和稀泥讨好人,你就是不认主了。你1次不认主,2次不认主,3次不认主,你知道吗,这个时候,主仍然给你机会的,因为主不会爱彼得超过我们,主同样爱我们,彼得有的待遇我们都有。甚至即使你已经N次不认主,只要神还没有取走你的性命,直到主耶稣再来之前,他都在等你悔改。神的忍耐,是令人发指的爱。
说到底,基督的教会就是从一群叛徒的聚会开始的,就是一群罪人聚在一起彼此鼓励不要再犯罪了。两千多年来,麦子和稗子一同生长,圣徒和叛徒拥挤在主的教会,等待最后的清场。
可托之人
当耶稣听到彼得的回答后,3次让彼得喂养他的羊。耶稣没有问彼得,你会归纳法查经吗?你会上台弹琴领诗吗?不是恩赐、履历,而是对主的爱,才是主信任我们、把属他的人交给我们的理由。当彼得直面耶稣的提问,像个男人一样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他才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可托付的人。
耶稣没有问,你爱这些羊吗?因为有的羊实在不可爱。羊不但容易迷路,只盯着草吃,有的羊还会用犄角顶人。服侍是向神表示爱,具体体现在人的身上,“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的身上了”。因为爱神的缘故,连那些不可爱的人我们也有责任去爱。
当彼得年老的时候,面对罗马皇帝尼禄的大逼迫,他在《彼得前书》里写道:“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牧长会显现,要向牧人追讨他的羊。牧养“不是出于勉强”,不是由于人的催促或碍于情面、要得人的认可,也不是为了贪财谋利,而是甘心情愿顺服主的呼召。被人意按立的领袖无法抵挡耍手段弄权的诱惑,藉着属灵的话语权或行政权力专横傲慢地威吓羊群。
彼得已经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他是值得托付、忠于所托的牧人,“按心中的纯正”和“手中的巧妙”牧养群羊。我们还没有到交账的时候,我们还有机会,证明对我们的配偶、父母、孩子来说,我们是个可托付之人;对我们的下属、同事、上司,我们是个可托付之人;神按照我们生命的境界,将不同的人托给我们。
在每个软弱的时候,主耶稣都应许与我们同在;在每个跌倒的时候,主耶稣已提前知晓,并等待我们回头;在我们犯罪的当下,耶稣已经在为我们的悔改代求;在最深的懊悔中,耶稣用爱复兴我们。这是彼得的复兴,也甚愿我们每个人都进入神为我们预备的复兴,复兴之前必有悔改,在最深的懊悔中回应他:“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投稿及奉献支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Leave A Reply